德文教育集团旗下 - 厦门工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 厦门工学院 >> 文章中心 >> 校园生活 >> 菁菁校园 >> 正文

校庆专栏【厦工人物】|方亮教授:“厦门工学院已融入我血液中”


方亮教授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厦门工学院院长。

前言

方亮教授是厦门工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对厦门工学院的历史而言有着不一般的意义。而厦门工学院对方亮教授来说也是不一般的存在,他对此有着不一般的情怀。方亮教授说,直至他离开厦门工学院到别的学校任职后,上台领奖依然不经意脱口而出:很荣幸代表厦门工学院上台。台下的人都笑话他的失误,而只有他明白,厦门工学院已融入到他的血液中,意义非凡。

  

开疆拓土正当时

2010年,因某些因缘际会,时任华侨大学校长的丘进教授建议董事长从西安交通大学引进管理人才及师资力量。董事长远赴西安,与时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的郑南宁教授进行沟通及探讨后,最后签订了西安交通大学与厦门工学院战略合作关系。这一重大的决策直接决定了厦门工学院未来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为厦门工学院输送了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及师资力量,其中就有方亮教授。方亮教授被郑南宁院士及西安交通大学组织部推荐为院长人选。”感谢组织的信任“,方亮教授欣然答应,但也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组织上能给他配副手。最终,被举荐的田晓皋教授、原华侨大学陈克明教授及方亮教授三人组成了厦门工学院最早的领导班子。

  

万事开头难,初创更是难上加难。《周易 屯卦》以“天造草昧”来表达天地初开时的混沌状态,进而比喻事物初生,是生机盎然、正待成长之时,也是生命柔嫩、艰难生长之时。用此来形容初创时期的厦门工学院及远道而来的方亮教授即将面临的状况是再合适不过了。创立之初的厦门工学院设置三个专业:机械、电子、信息科学。全校约有900位学生,30多位教师。规章制度、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引进、实验室平台建设等基本都是从0开始。这样的情况下决定了方亮教授在厦门工学院的四年注定要做一个“开拓者”。“开拓者”的道路并不好走。资金的空缺是民办新校的通病,厦门工学院也不例外。建筑款项、设备的购置、教职工的薪酬,乃至偌大校园的水电费,无一不需要资金。时至今日忆往昔,方亮教授唯有感恩。他感恩董事长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从不拖欠教职工的工资,月月按时给付。从这一点上,他看到了董事长对办教育的赤诚之心。他感恩教职工对厦门工学院的不离不弃,即便知道当时的困境,每一位教职工都毫无怨言,与学校一道共渡难关、不离不弃。值得欣慰的是,草创的艰难在董事会、校领导及师生们的努力下总算度过。2013年,当方亮教授看到厦门工学院的招生跻身福建省独立学院前三,他骄傲地笑了。成绩是努力的勋章,这样的成绩意味着厦门工学院已经度过了万事开头的“难”,也意味着方亮教授四年的辛苦耕耘有了回报,这便是对他这四年工作最好的肯定。

尊师爱生重教育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是方亮教授致力于教育的人生信条。

  

方亮教授是网上贴吧里学生口中的“大神”。他学术精湛,长期从事摩擦学及其材料、快速成形、新材料制备及铸造技术领域的研究,硕果累累,在国内外已享有盛誉。他尊师爱生,深受全校师生们的爱戴。“我的办公室永远是对教职工敞开的”方亮教授关爱教职工,深得教职工信任。大家伙都愿意找他来解决问题,而他也义不容辞,甚至连教职工夫妻吵架都会跑到办公室来找方亮教授调解。在学校的管理政策制定上,方亮教授也力求多为教职工利益着想,尽可能地为教职工提供方便。

  

在教导学生上,方亮教授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在厦门工学院任职四年,他看到厦门工学院的学生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采——“聪明”“有活力”“组织能力强”。让他印象尤为深刻的当属那时学生自己组织的假面舞会,让他见识到厦门工学院学生的“组织能力”。在学校毫无支持的情况下,学生自己组织商家赞助、吸引外校学生参与,安排节目,把活动办得很丰富,影响力极大。他说这是厦门工学院学生的“优点”,一定要保持下去。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到访厦门工学院,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赞不绝口。如李德文董事长所言“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虽然学了一些知识和技能,却又不具备健康的心理和人格,那还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所以,我们必须把人格培养放在首位。必须使学生首先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学校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重视学生的朝气与坦诚,重视学生的自我与动手实践。”方亮教授以一颗宽容的心看到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他反复强调“我们的学生很聪明,一定要好好培养,要往好的方向去引导,一定要以生为本,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

内涵建设再夯实

厦门工学院文化品牌的一大标签“郑小瑛艺术中心”的建立也离不开方亮教授的有力支持。郑小瑛教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参与演出的音乐会在国际上获得轰动性成功,是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每一年厦门工学院过“尊师节”都会请郑老师过来办一场交响音乐会。

与郑小瑛教授的接触,方亮教授萌生出说服郑小瑛教授来为厦门工学院负责建立音乐系。经过与郑小瑛教授沟通,郑小瑛教授表示年纪大了,可以让年轻人来负责,她来支持。于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郑小瑛艺术中心”成立,郑小瑛教授将厦门爱乐乐团的老师及音乐带到了厦门工学院。郑小瑛教授非常看重歌剧,她说歌剧是音乐皇冠上的明珠。

厦门工学院在郑小瑛教授的指导下,排演了许多歌剧,有《茶花女》《帕老爷的婚事》《紫藤花》《岳飞》等。这样的举动在国内的高校里是首次尝试,这也逐渐成为厦门工学院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

除此外,方亮教授还经常邀请郑小瑛教授过来开讲座,每年请爱乐乐团过来演奏一场音乐会。目的就是让同学们都能得到了艺术的熏陶。通过郑小瑛教授的讲解与指挥,学生们不仅能多了解音乐,也能从音乐中品读到高雅的品质和文化,进而提高学生的品质品德,真正地落实了学校“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在方亮教授看来,厦门工学院的顶层设计及董事长的办学理念他非常认同。“以德树人,以文化人”不是一句口号,他对育人要先立德非常赞同,他认为教育下一代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是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厦门工学院以儒家思想作为办校的宗旨,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不仅是福建省紧缺的工科人才,更要是能够承担起建设国家重担的人才。因此,方亮教授说,我们肩上有责任,这责任重大。

结语

厦门工学院以办“百年名校”为办学目标,这是厦门工学院的梦。对于厦门工学院这十年的发展,方亮教授犹感欣慰。他看到厦门工学院已成长成为一所以一个工科为主,涵盖其他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学生人数近万。他的内心十分欣喜。同时,他也希望厦门工学院能一步一脚印朝着梦想坚定地迈出。对此,他诚恳地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他盼望着下一个10年,厦门工学院能更多地注重自己的内涵建设。他提出,下一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首要考虑怎么把学生教育好。然后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他提到梅校长的那句“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以此来表达他对师资建设的看重。另外方亮教授也提到,有了这10年积淀,期盼厦门工学院下一步能在科研方面上一个台阶,实现教学和科研并举,这样才能真正对得起大学这个称号。最后方亮教授祝愿厦门工学院在未来的发展中越走越好,进步越来越快!

高友妹/

田亚东/编辑

顾留章/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