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 专业代码: FK050101 层次: 本科
序号 |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试方式 | 旧计划课程代码 | 旧计划课程名称 | 备注 | ||
面试社会 | 体制改革 | 衔接试点(二学历) | ||||||||
1 | 必设1 | 150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笔试 | 笔试 | 公共基础 | 国考 | ||
2 | 必设1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笔试 | 笔试 | 公共基础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国考 |
3 | 必设1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笔试 | 笔试 | 公共基础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国考 |
4 | 必设2 | 00037 | 美学 | 6 | 笔试 | 笔试 | 专业核心 | 00037 | 美学 | 国考 |
5 | 必设2 | 00536 | 古代汉语 | 8 | 笔试 | 笔试 | 专业核心 | 00422 |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 国考 |
6 | 必设2 | 00537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6 | 笔试 | 笔试 | 专业核心 | 00537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国考 |
7 | 必设2 | 00538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 | 7 | 笔试 | 笔试 | 专业核心 | 00538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 | 国考 |
8 | 必设2 | 00539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二) | 7 | 笔试 | 笔试 | 专业核心 | 00539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二) | 国考 |
9 | 必设2 | 00540 | 外国文学史 | 6 | 笔试 | 笔试 | 专业核心 | 00540 | 外国文学史 | 国考 |
10 | 必设2 | 00541 | 语言学概论 | 6 | 笔试 | 笔试 | 公共基础 | 00541 | 语言学概论 | 国考 |
11 | 必设3 | 10196 |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 0 | 论文答辩 | 论文答辩 | 专业核心 | 10196 |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 |
12 | 选设 | 00812 |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 4 | 笔试 | 笔试 | 公共基础1 | 00812 |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 |
13 | 选设 | 00813 | 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 4 | 笔试 | 笔试 | 公共基础1 | 00813 | 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 |
14 | 选设 | 00821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 4 | 笔试 | 笔试 | 公共基础 | 00821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 |
15 | 选设 | 06160 |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 5 | 笔试 | 笔试 | 公共基础1 | 00815 | 西方文论选读 | |
16 | 选设A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笔试 | 笔试 | 公共基础 | 00015 | 英语(二) | 国考 |
17 | 选设B | 05454 | 中国书法史 | 8 | 笔试 | 笔试 | 公共基础 | |||
备注 | 1.本专业考试课程14门,总学分76学分。 2.2024年之前在籍考生,可延用旧计划(00815、00422、00812、00813、00821五门课程选二门),执行旧计划办理毕业至 2024年下半年。2025年起所有考生按照新计划执行并申请毕业。 3.选设A:英语(专升本)(13000)、选设B:中国书法史(05454)为选考组课程,二选一。 4.课程“英语(专升本)”(7学分)可以用两门“笔试”课程学分顶替,要求达到7学分及以上。 5.凡获得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证书,并在专科阶段已通过00536课程的考生,本科可不再报考该课程,可通过选考组二门课程(选设A:英语(专升本)(13000)、选设B:中国书法史(054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