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设计作为动力——韩湛宁海报设计展
来到了厦门
4月27日-5月15日
将在厦门工学院源缘美术馆展出
让我们一起期待此次展览
为艺术创作带来不同的视角与思考

01展览预告
讲座
时间:2025.04.27 10:00-11:30
地点:厦门工学院音乐厅
开幕式
时间:2025.04.27 15:00
地点:厦门工学院源缘美术馆
研讨会
时间:2025.04.27 16:00
地点:厦门工学院博雅大厦归心阁
主办单位
厦门工学院源缘美术馆
厦门工学院宣传处
协办单位
深圳市深港文艺交流协会
深圳市亚洲铜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02
展览前言
展览前言
韩湛宁:作为诗人和设计师
韩湛宁先生是著名设计师和策展人,在平面设计与文化艺术传播领域卓有成就,迄今荣获两百多项海内外设计大奖。他一直致力于平面设计事业,以及植根于设计并向艺术、文学、传播等多个学科和领域进行跨界融合,积极策划各种社会文化和艺术项目,兼具设计师、策展人、文化学者、撰稿人、诗人、主持人、阅读推广人等多重身份。“知不知而为,知不知然后自反,然后自强,然后成其大。”这种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方法与精神,贯穿他文化艺术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本次展览以他的海报设计作品为主,并涵盖少量的书籍设计、品牌设计和文创设计等作品。从作品中可以窥探出他自身设计艺术发展脉络,即从纯粹的设计语言探索,演变为为城市文化服务,再到主动以设计介入城市文化,最终以自己的方法引领文化艺术的发展。从他的设计语言及设计思维中可以逐渐感受到其个人发展与时代发展的共生关系,个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前沿的设计理念与文化在地性相契合,也展示出独特的设计风格已向更广阔更深层次的转变。他本人在艺术实践活动中的设计之道,不断在传统与现代性相融合的过程中探索自我,以敏锐的视角,富有实验性的图形语言,表达对当下社会、文化和艺术的思考。
我与湛宁都是山西芮城人。我在山西师大任教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山西师大,成为艺术系的第一届学生。入学后,他的文学艺术才华得以展现,很快他成为学生九月诗社的骨干分子,而我那时受邀担任九月诗社的指导老师,与他交往颇多,非常欣赏他的文学才华。后来他也成为一位优秀的诗人,并出版过诗集。当然他毕业后的主业是美术和设计,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一直认为,在大学时期对文学艺术的广博热爱,塑造了他的文化素养,开阔了他的文化视野,培养了他学习探索的精神,为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举办此次展览,不仅是杰出设计师的个案展示,更是希望能为我校师生的学习和创作有所启发,我们还希望能通过个案的展览,为我们的教学实践及人才培养做出新的努力,为教育面向更为宏大的未来,做出新的研究和探索。
厦门工学院常务副校长 苏涵
2025年4月
韩湛宁海报设计展
03
设计师介绍及部分作品

韩湛宁
More
海报设计在平面设计领域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和影响力,设计师是作为方法,海报是表现形式与内容的载体。它强烈、简洁而又直接的视觉冲击超越文字与时空的限制,感染和激励着广大的受众和设计者。
“知不知而为,知不知然后自反,然后自强,然后成其大。”这种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方法与精神,是韩湛宁先生在母校求学岁月里拾得的思想和方法,这也贯穿了他的文化艺术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把自己作为方法”,以终身学习的诉求,把一件件策划的事件作为课堂,把事件的美好目标作为成绩单,躬身城市之中,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行动,把自己变成方法,来进行我们城市的文化叙事。

《捡来的瓷器史》书籍设计,2024



《千页书》书籍设计,2020




《三重阶》(平装本)书籍设计,2020


《我的余生》书籍设计,2025
“设计,让阅读更美好”是韩湛宁先生一直坚持的书籍设计理念。因此,在与书籍和阅读相关的文化事业中致力颇深,参与打造深圳读书月、图书馆之城、盐田图书馆、坪山图书馆等阅读文化与空间,以及主力打造“第八届全国书籍设计展”“美哉书籍”、书籍设计展等,为呈现书籍与阅读非凡体验的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书籍的出版设计中,韩湛宁先生一直秉持“以美的方式重塑经典”为信念,一直以“气韵生动”作为书籍策划设计的目标,从选题开始,在设计理念、内容编排、艺术工学等方面不断超越以往、精益求精,使设计与内容相得益彰,书籍独具特质而有温度,真正实现了对书卷文化的一种整体回归。
此次展览,不仅是设计艺术领域优秀个案展示,也希望通过本次展览为艺术创作带来不同的视角与思考;还希望能通过个案的展览,为教学实践及人才培养做出新的努力,为艺术设计教育面向更为宏大的未来,做出新的研究和探索。

厦门工学院欢迎您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孙坂南路1251号
邮编:361021
传真:0592-6667579
联系电话:0592-6667566、6667579
咨询QQ:1726225267
电子邮箱:zsb@xit.edu.cn
学校网址:www.xit.edu.cn
素材来源 | 厦门工学院源缘美术馆
编辑 | 戴丽欣
二审 | 邱健蕊
审核 | 章学增、任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