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29日,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决赛和颁奖仪式在福州举行。我校项目《图文成雕——做一键式零基础智能AI浮雕平台的引领者》荣获一等奖。
本次大赛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自今年2月中旬启动以来,吸引超1100支队伍踊跃报名参赛,参赛人数超4000人。来自全国的21支企业队伍与20支高校队伍从初赛和复赛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开展数字与智慧交织的巅峰对决。

我校获奖项目由22级软件工程专业陈瑜同学担任团队负责人,团队核心成员有:23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叶香琪同学、24级广告学专业陈奕洁同学、23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曹雨婷同学、23级软件工程专业郑佳滢同学、24级应用统计学专业刘焕畅同学。

嘉宾查看学生团队作品

团队学生进行作品展示
该项目团队是目前市面上首家建立专注于人工智能浮雕在线转换技术网站的学生团队,致力于推广人工智能文字转浮雕模型服务和人工智能图片转浮雕模型服务与传统文化深度结合。团队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与自主研发,目前拥有核心技术自研微调大模型1个、自研lora10余个、自主设计comfyUI工作流3项、发明专利5项。团队成员希望通过不断努力,从校内实践开始,让这项创新技术从厦门扩展至全国,推动浮雕艺术发掘更广阔的应用空间,推动浮雕行业迎来新的改革和发展。
获奖感言

很荣幸能代表团队上台领奖!我深知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来之不易。我所负责的工作,从实时追踪行业动态、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到制定项目发展方向、整合各方资源,再到合作商及消费者的回访维护,每一个环节都像是搭建高楼的砖瓦,不可或缺。
在行业浪潮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为了摸清消费者真正的需求,我和团队走遍市场,进行了上百次的调研访谈;为了找准项目方向,我们反复推敲、日夜研讨。而在整合行业资源时,更是不断沟通、协调,才得以汇聚各方力量。每一次与合作商的洽谈、每一次对消费者的回访,都是在为团队的发展筑牢根基。
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整个团队。感谢团队伙伴的信任与支持,感谢在前行道路上为我们提供建议与指导的各位恩师,是大家的齐心协力,才让我们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未来,我们将创造更多佳绩!

陈瑜
很荣幸能获得这份荣誉!作为项目技术奠基者,每一个日夜都充满挑战与成长。我负责的图文成雕代码实现、图片转3D的AI功能开发,以及AI建模等工作,从最初的设想,到落地为实际成果,离不开团队伙伴的支持与协作。
平台维护是一场“持久战”,技术创新路径研究是一次“冒险探索”,而社区运营则是连接用户与技术的桥梁。每一项工作都像是齿轮,在团队的大机器里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在探索uv打印和3D打印软硬件结合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试错、不断优化,最终推动人工智能在现实世界应用和突破,这背后凝聚着整个团队的智慧与汗水。

陈奕洁
作为项目的路演手,我的核心职责是“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表达语言”,通过清晰的逻辑和感染力向评委、投资者传递项目价值。
最初路演时,我曾陷入生硬堆砌技术术语的误区,后来通过反复演练和用户视角转换,最终让评委看到AI落地的真实价值,用案例增强说服力。
团队协作是基石。路演前,技术伙伴会帮我“翻译”算法原理,市场同学提供用户反馈数据,这种跨学科碰撞让我们在AI赛道中既保持技术锐度和商业敏度,又不失表达温度。
很荣幸作为路演手成为团队的“扬声器”,但更骄傲的是,我们证明了AI不仅能雕琢图像,更能雕刻出年轻创业者对未来的想象力。

厦门工学院欢迎您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孙坂南路1251号
邮编:361021
传真:0592-6667579
联系电话:0592-6667566、6667579
咨询QQ:1726225267
电子邮箱:zsb@xit.edu.cn
学校网址:www.xit.edu.cn
素材来源|学研产企业学院
编辑|张力凡
二审|魏伟雄
审核|汤伟明、任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