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6日—23日,厦门工学院国际钢琴艺术交流中心举办春音·琴语国际音乐周活动。连续7场音乐会在学校音乐厅上演,众多音乐家齐聚一堂,为学校十六周年校庆奏响序曲,也为全校师生带来一系列音乐盛宴。请一起来回顾这些演出的精彩时刻!
4月16日
《在路上》
中国西部钢琴作品
本场音乐会是深具创意、别具一格的讲述音乐会。音乐会由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中国钢琴音乐研究中心的张奕明博士精心挖掘演奏的一组中国西部相关钢琴精品,配上唐佳妮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共同呈现。音乐带着听众去旅行、去怀古,体会中国西部风情,为观众们留下了不一样的感受。



4月17日
Kenneth Hamilton
钢琴独奏音乐会
本场音乐会由英国卡迪夫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卡迪夫大学负责国际合作的大学高级院长肯尼斯·汉密尔顿(Kenneth Hamilton)教授带来。演奏曲目包括李斯特的《埃斯特庄园的喷泉》《爱之梦》,肖邦的《船歌》《降A大调波兰舞曲》等浪漫主义钢琴代表作。作为博学多才的国际级学者型演奏家,汉密尔顿教授特别在演奏前为每首乐曲进行了讲解,解读其艺术特色和人文背景,让听众们更好地感受音乐的内涵。




4月18日
《春之声》
大提琴音乐会
本场音乐会的指导老师为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苏力教授。苏教授带来了他指导的多位大提琴获奖学生,年龄层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他们为观众带来了四重奏《绿岛小夜曲》《费加罗婚礼》以及《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降E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等曲目。表演者倾情演绎,让台上及台下同为学生群体的观众,在音乐中收获了共鸣,实现了美好的互动。




4月20日
钢琴名家名曲
音乐会
本场音乐会非常难得由六位国内知名钢琴家、教授——元杰、徐军、陈舒华、崔敏革、张乐、蔡韧联袂献演,同台演绎中外名曲,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经典作品《平湖秋月》《阳关三叠》《彩云追月》《黄河钢琴协奏曲》等,也有演奏家原创的《怒江随想》(崔敏革),同时还演奏了肖邦《谐谑曲》《圆舞曲》《夜曲》,拉赫马尼诺夫《前奏曲》等世界钢琴名作。演奏会十分精彩热烈。







4月21日
叶孟儒
钢琴独奏音乐会
本场音乐会由中国台湾声名卓著的钢琴家,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音乐系专任教授、键盘组主任叶孟儒教授带来。叶孟儒老师是第二次来学校开独奏会,在去年九月国际钢琴艺术交流中心成立典礼中的演奏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他演奏了肖邦作品10号的整套练习曲,以及其擅长的普罗科菲耶夫及斯特拉文斯基等俄国作曲家作品,并在演奏中适时讲解,分享他的艺术感受。此次音乐会受到师生欢迎。



4月22日
时空旋律
双钢琴与二重奏的对话
本场音乐会是厦门工学院青年教师献演的专场音乐会。有我校教师杜娟、蒲垚杉、刘帅、吴斯衡、林筱乐、姜许雷六位老师携手来自湛江科技学院陈妍霏老师、厦门爱乐乐团小号副首席侯佳音两位特邀嘉宾同台献演。音乐会形式包括二重奏和双钢琴,精彩的表演充分体现了我校耕耘在一线教学岗位上老师们的风采和实力。






4月23日
利奥·德·玛利亚
钢琴独奏音乐会
本场钢琴独奏音乐会由西班牙钢琴家利奥·德·玛利亚(LEO DE MARIA)献演。音乐会中演绎了巴赫、贝多芬、李斯特和拉威尔的作品。作为活跃于欧洲多地的钢琴家,玛利亚在横跨四个时期的作品中都诠释得非常有说服力,演奏轻松自如又充满亮点。作为热爱中国的钢琴家,玛利亚及其父亲都是“长江艺术家”。他在返场时也特别为师生带来最地道的西班牙音乐作品。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本次国际音乐周也落下了帷幕。





春音·琴语国际音乐周
同学们说
24级音乐表演1班张佳涵
在音乐会当场务的过程中,我承担了多项工作任务,包括摆放钢琴位置、定点定位、票务工作以及控制舞台灯等。每一项工作看似简单,却需要高度的细心和责任心。摆放钢琴位置要求精确,要考虑到演奏者的舒适度以及舞台的整体布局美观。这需要我对舞台空间有清晰的认识,并且与其他工作人员密切沟通,确保钢琴的位置既符合演奏需求,又不会影响其他表演环节。定点定位工作则需要我在音乐会开始前,对各个区域的划分、座位的排列等进行仔细检查,确保观众入场时能够有序就座,同时也为工作人员在音乐会期间的引导和服务工作提供便利。票务工作考验的是我的耐心和沟通能力,需要我准确地核对票务信息,解答观众关于票务的疑问,确保每一位观众都能顺利入场。这其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比如观众找不到票、票上信息有误等等,需要我保持冷静、积极解决问题。在整个场务工作中,相互协作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可能影响到整场音乐会的顺利进行。当每一位音乐家称赞我们团队时,观众安心地观演、满意地离场时,我们认为所有的付出都是有意义的。
22级软件工程3班 涂宇乐
“春音·琴语”国际音乐周之《在路上》中国西部钢琴作品音乐会,是一场充满诗意与地域风情的艺术盛宴。张奕明老师的演奏细腻而富有张力,将中国西部音乐的辽阔与深沉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诉说大漠孤烟、雪山草原的故事。唐佳妮老师的讲述则为作品注入了人文内涵,让观众在旋律中感受到西部文化的厚重与灵动。
24级音乐表演1班 余佳锐
叶孟儒是台湾声誉卓著的钢琴家,他弹的四首曲子中的第一首是柴可夫斯基的四季四月《松雪草》,这也正是我现在正在练的曲子。四月《松雪草》表达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欢喜,正好在四月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体现出松雪草的生命力,同时这首曲子也蕴含着淡淡的忧伤和惆怅。在叶孟儒教授的演奏中正能听出这两种含义,他在演奏中循序渐进地表达出松雪草顽强的生命力,特别有画面感,感觉此时此刻松雪草就在我眼前绽开。
23级商务英语1班 吴宝芬
从贝多芬“春天”奏鸣曲的明快轻盈,到圣桑《骷髅之舞》的神秘灵动,每一首曲子都像一把独特的钥匙,开启了不同的情感世界。演奏家们指尖流淌出的音符,或激昂澎湃,或舒缓悠扬,与乐器完美融合。
24级音乐表演1班权宇晨
叶孟儒教授作为备受瞩目的台湾钢琴家,凭借着深厚的艺术造诣与独特风格,让现场师生沉浸在音乐的美妙世界中。叶孟儒演奏的曲目涵盖多元,从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到浪漫主义的经典乐章,都在他的演绎下焕发出独特光彩。在弹奏古典主义乐曲时,他精准地把握节奏与结构,清晰的音符颗粒感,将作品的严谨规整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带领听众穿越时空,感受那个时代音乐的理性之美;演奏浪漫主义作品时,他又能充分释放情感,强弱变化收放自如,把作曲家内心的炽热情感与自由奔放的精神,毫无保留地传递给观众,使大家产生强烈共鸣。
叶孟儒教授对这些作品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他在演奏前深入研究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经历与创作意图,演奏时将这些理解融入每一个音符,使得他的演奏不仅仅是音符的堆砌,更是对作品内涵的深度挖掘与精彩诠释。在诠释一些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时,他巧妙地运用独特的演奏技巧,将民族音乐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深刻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底蕴。
23级智能科学与技术2班 林毅德
舞台上,两架钢琴并排放置,老师们身着黑色礼服,全神贯注地演绎着旋律。他们的技艺高超,每一个音符都饱含深情与力量,让人深切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音乐会的氛围庄重而优雅,不仅是一场视听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我由此对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这场音乐会,无疑是我音乐之旅中的一次宝贵体验。
23级音乐表演2班林书妍
在4月16日我上了肯尼斯·汉密尔顿老师的大师课,老师上课的时候很有耐心,像是慈祥的长辈在教导我,在点出我弹奏的问题时我能根据老师给出的指导进行整改。即使刚上台的时候有点紧张,但等到老师教我的时候,我忘记了紧张的感觉,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讲解问题上,也忘记台下有人在听,只是像平日在上一对一专业课一样。因为在大师班上我弹的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曲子,音区跨度大,老师说有些指法可以自己改一下,把一些左手的音交给右手以减少左手的负担。由于时间关系,老师给我上课的时间不是很久。这堂大师课让我意犹未尽,感觉还有很多点没讲完就结束了。
音乐周除了上大师班,我也有参加音乐会的场务工作,主要负责的是票务和鲜花的工作,有时人手不够会负责后台。
我们后台的工作者就像是台上演奏者的后盾。音乐厅的钢琴都是我们场务工作者们一起搬出来,音乐会结束也是我们场务工作者们推进专门放钢琴的地方,因为举办很多次音乐会我们对推琴的技术都很熟练了。
23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班 黄航彤
终于赶上了最后一场,演奏家利奥·德·玛丽亚的钢琴独奏音乐会。演奏者指尖流淌出的音符时而如溪水般清澈,时而如暴风般激昂,将巴赫的严谨、李斯特的狂野完美呈现。尤其是李斯特《但丁读后感》,灵魂坠入地狱的深渊,又在天堂之光中挣扎攀升,钢琴化作但丁的诗篇,奏响神性与魔性的永恒对抗。音乐不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的传递——今晚,钢琴成了灵魂的代言人。离场时,余音绕耳,久久难忘。

厦门工学院欢迎您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孙坂南路1251号
邮编:361021
传真:0592-6667579
联系电话:0592-6667566、6667579
咨询QQ:1726225267
电子邮箱:zsb@xit.edu.cn
学校网址:www.xit.edu.cn
素材来源 | 国际钢琴艺术交流中心、博雅教育与艺术传媒学院
摄影 | 方靖、班昊鑫、杨嘉俊、张玺曌、俞辛颖、林奕岑、张闰琦、林尚文、兰秋雅、吕亚薰
编辑 | 张力凡
二审 | 邱健蕊
审核 | 杜 娟 、蒲垚杉、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