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厦工

《福建青年》报道:厦门工学院巧用“小先生”提升思政课教学成效

发布时间:2025-09-19浏览次数:10文章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厦门工学院积极响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号召,大力推进思政课创新改革,努力突破思政课“大”“小”课堂疏离的困局,主动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固有模式,引导学生到“闻得到硝烟、听得见枪声、看得见战场”的地方去学思践悟;充分利用社会赋予的理论生成力、问题阐释力和现实引导力,培养了一批理论功底深、表达能力强、实践技能硬的“小先生”,从而形成“理论教学—实践研学—朋辈领学”的教学回路,实现“小课堂”和“大社会”的“有效融合”。

第三届大学生理论宣讲轻骑兵选拔

1

“小先生+红色故事”:让课堂焕发生机

厦门工学院将地域特色融入教学内容,通过构建“小先生+红色故事”的课堂教学模式,让青年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成为红色故事的讲述者。

银亭社区宣讲

要让“小先生”讲好红色故事,重点要解决好“讲什么”和“怎么讲”的问题。厦门工学院以红色社团为抓手,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每月开展“读原著·悟原理”学习活动,师生共学经典,引导学生努力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升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领悟力;思政教师指导“小先生”选择课程主题、收集整理资料,将红色故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撰写教学设计与教学文本,最终形成15至20分钟的红色故事微课,通过课堂展示、社区宣讲、学科竞赛等形式,不断提升“小先生”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构建“云课堂”素材库及“小先生”的教学设计、教学文本和微课视频库等,既作为线上教学资源融入线上课程设计,也作为教师备课素材供教学使用。

自2022年以来,厦门工学院思政部教师指导学生连续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并累计获得本科组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福建省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小先生在晋江经验馆录制大学生讲思政课视频

2

“小先生+社会实践”:让理论落地生根

实践既是课程育人的内生力,也是贯穿线和落脚点。厦门工学院充分挖掘“闽山闽水”特色资源,结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建“思小政”社会实践团,将思政课搬到田间地头、厝边巷尾,引导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国情、党情、社情、民情,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

“小先生”是社会实践中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当思政课的教学场域从“小课堂”延伸到“大社会”,教学方式也从单向的知识传授转向多向的实践探索,学生由此可实现从“知”到“行”的跨越。“思小政”社会实践团连续三年赴宁化县、政和县、宁德畲族乡,围绕产业创新、乡村振兴、文化传播等主题开展社会调研。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更提升了“小先生”将思政课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军营村研学

“小先生”也是社会实践中的讲解者和分享者。在厦门工学院每年举行的“大思政课”实践研学活动中,思政教师带领“小先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先后赴军营村高山党校、晋江经验馆等地研学。在军营村高山党校,“小先生”化身现场讲解员,将军营村的故事与思政课中的“脱贫攻坚”理论相结合,带领同学们一起感悟“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参观晋江经验馆后,“小先生”结合思政课中的新质生产力等知识点,向同学们讲述晋江企业从“小作坊”成长为“大品牌”的蜕变故事。

“思小政”实践队赴南平政和进行实践调研

实践队员和吕祥北老人交流

3

“小先生+文艺表演”:让思政课深入人心

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为了实现让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这一教学目标,厦门工学院将“小先生”与文艺表演相结合,发掘青年艺术特长,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小先生”立足教材中的专题与理论,结合社会热点与红色故事撰写剧本、朗诵稿等,通过文艺表演的形式,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故事和形象,使思政课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厦门工学院多方挖掘文艺达人,结合山歌、说唱、快板、闽南相声“答嘴鼓”等地域特色,精心打造出了一批形式多样、短小精悍、富有思想理论深度的语言类节目,让青年听得懂、喜欢听、记得牢。教师在课内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教学专题,拍摄制作短视频、微电影、动画等作品;“小先生”将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可视化、可感知,真正实现了让理论活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此外,厦门工学院还在厦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新媒体矩阵传播优势,将教学与网络思政有机融合,打造“信仰公开课”“爱国主义大课堂”“月阅谈学习明理活动进校园”“好好学习”等一系列大型思政融媒体节目,让“小先生”走上舞台,充分发挥朋辈影响力,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爱国主义大课堂合影




素材来源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编辑 | 林思彤、黄颜希

二审 | 饶蔼灵

审核 | 娄红伟、邵    晴、任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