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促进声乐艺术与国际交流的深度融合,提升艺术指导与声乐表演人才的专业水平,依托厦门工学院国际声乐艺术交流俱乐部杨光教授的专业资源与教学规划,汇聚国际级艺术指导力量,厦门工学院国际声乐艺术交流部特开设2025年艺术指导与声乐研修班,现面向厦门市各高校声乐、钢琴艺术指导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同时欢迎全市广大声乐艺术爱好者报名参加。

一、研修目标
本研修班依托杨光教授在音乐表演学科的教学经验与国际视野,结合陈舒恒老师在国际声乐艺术指导领域的深厚积淀,通过系统化训练、双名师领衔指导及实践交流,帮助学员达成以下目标:
1. 提升声乐演唱技巧与艺术表现力,教学内容贴合杨光教授课堂中对呼吸、发声、共鸣等核心技巧的打磨标准,融入陈舒恒老师从欧洲歌剧舞台实践中总结的 “作品诠释与情感表达” 经验;
2. 掌握艺术指导(钢琴伴奏)与声乐协作的核心能力,课程设计既参考杨光教授 “优化课程体系、保证实用性” 的规划要求,结合陈舒恒老师在 “声乐与钢琴协作、多语种作品处理” 上的国际前沿方法;
3. 拓展国际艺术视野,增强跨文化合作能力,对接杨光教授推动的 “国际学术交流” 与陈舒恒老师搭建的 “中意音乐文化桥梁”,助力学员链接国内外优质艺术资源。
二、招生对象

1. 声乐方向学员:涵盖厦门工学院校内所有对声乐感兴趣的教师与学生,以及厦门市其他高等院校声乐专业学生、青年教师、歌剧演员、合唱团员及社会各界声乐爱好者
2. 艺术指导方向学员:涵盖厦门工学院校内所有对钢琴艺术指导感兴趣的教师与学生,以及厦门市其他高等院校及社会层面的钢琴伴奏、艺术指导、音乐教育工作者及钢琴专业学习者。
三、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围绕杨光教授 “前沿性、实用性” 课程设计原则与陈舒恒老师 “理论+实践+国际视野” 教学理念,结合两位名师在教学、科研与国际交流中的核心工作,分为三大方向:
1
声乐方向
1. 声乐技巧训练:呼吸控制、科学发声、共鸣调节
2. 歌曲与歌剧选段精修:中外经典作品,提升诠释能力
3. 舞台表演与肢体语言指导:适应专业舞台需求
4. 国际声乐赛事与留学规划讲座:分享备赛技巧与留学申请经验
2
艺术指导方向
1. 声乐与钢琴协作技巧:强化配合默契与情感共鸣
2. 歌剧及艺术歌曲伴奏实践:选莫扎特等经典作品训练
3. 即兴伴奏与总谱读法:传授即兴创作与复杂乐谱解读技巧
4. 多语种声乐作品语言指导:解决语言与音乐融合难题
3
共同课程
双名师大师课
杨光教授:围绕美声唱法、古典音乐审美等核心方向授课,结合其学科建设与教学经验。
陈舒恒老师:开设 “歌剧艺术指导实战”“意大利声乐作品处理” 专题大师课,分享国际比赛与歌剧策划经验。
结业音乐会
优秀学员可参与演出,由杨光教授统筹活动质量、陈舒恒老师负责节目编排与伴奏指导,参照两人在大型艺术活动中的标准,展示研修成果。
四、师资力量

1. 双核心领衔
杨光教授:厦门工学院国际声乐艺术交流俱乐部主任,承担学院教学任务,主导音乐表演学科建设与国际交流工作,具备丰富声乐教学、学科规划及大型活动统筹经验。
陈舒恒老师:厦门工学院声乐艺术指导教师,意大利曼托瓦国立音乐学院歌剧演唱硕士、米兰威尔第国立音乐学院室内乐钢琴硕士,意大利贝里尼音乐艺术学院荣誉校长,曾获意大利罗兰多尼克罗西国际声乐艺术指导比赛第二名,是首位全欧洲独立策划创办歌剧演出的华人。
2.国内外知名声乐教授、歌剧表演艺术家
由杨光教授与陈舒恒老师联合邀请,涵盖意大利、新加坡国立音乐学院教授、欧美歌剧院艺术家,契合两人 “国际学术团队建设” 规划。
3. 厦门工学院国际声乐艺术交流部核心教师团队
含何昕宇、于雯秀、龙曌等教师,均参与杨光教授 “中青年教师指导” 教研活动,教学理念与双名师高度统一。
五、时间与地点

1. 开课时间:2025年10月12日。
开课后每周日全天授课,具体分为两个时间段:9:30~12:30、13:30~16:30(学员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对应时间段参与课程);
2. 地点:厦门工学院(厦门市集美区孙坂南路1251号)。
六、报名方式

扫描二维码下载电子报名表
1.填写电子报名表(需附个人简历及演唱 / 演奏视频链接)。
2. 发送至邮箱:695529552@qq.com(邮件主题注明 “研修班报名-声乐/艺术指导-姓名”,便于工作人员对接双名师团队审核需求)。
3. 报名截止:2025年10月31日(逾期不再受理,建议尽早提交材料,预留审核与沟通时间)。
4. 审核通过后3个工作日内发放录取通知,录取后免费培训,不收取相关费用。
七、证书授予
完成全部课程并通过考核的学员,将获得厦门工学院国际声乐艺术交流俱乐部颁发的研修结业证书,可作为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歌剧实践项目及国际赛事推荐的优先依据。
八、咨询联系
何老师:18850544147
龙老师:15980820188
微信公众号:厦门工学院
特别说明:演唱曲目不限体裁(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等均可)。我们鼓励学员在忠于原文演唱的同时,也可大胆尝试“洋戏中唱”——即用中文演唱外国经典声乐作品。此举旨在引导学员深入挖掘作品内涵,实现艺术表现力与文化传播力的双重提升。

欢迎加入我们,链接国内外优质声乐艺术资源,探索声乐与艺术指导的专业深度,开启国际化艺术成长之路!
厦门工学院国际声乐艺术交流俱乐部
2025年9月

素材来源 | 国际声乐艺术交流俱乐部
摄影 | 方靖
编辑 | 黄颜希、汤淼淼
二审 | 戴丽欣
审核 | 龙 曌、任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