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静谧的夜空中,每颗星星都会闪闪发光。每个人的大学生活都五彩缤纷、耀眼动人。《我们的大学时光》栏目,通过挖掘"厦工人"在学习、实践、特长等方面的优秀表现,展现同学们多彩的青春故事,弘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心中有梦,眼里有光。时间从来不会阻挡梦想的脚步,有着一份执着的热爱,梦想的种子便会生根发芽。
投稿/素材推荐邮箱:xmgxyxcc@163.com
春前来信,青春作答!近日,2025年“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征集活动结果揭晓,由厦门工学院2022级商务英语专业宋佳、吴钰清、纪晨卓、王洁玲和游馨组成的团队在外国语学院祁正妍、梁锦涛老师的指导下,凭借作品《春前来信(Written before Spring)》先后斩获福建省特等奖和全国二等奖。这部聚焦福建籍抗日女英雄陈康容的英语短视频,不仅是一次赛事征程,更是厦工学子以专业为笔,书写青春担当的生动实践。
众行致远
以集体智慧谱写厦工的青春赞歌
我们与《春前来信》的缘分,始于《国际新媒体营销》课程的实践项目。团队经过12周的学习、实践与打磨,最终如期完成了作品。
回望这段旅程,最珍贵不是作品本身,而是我们“一起做事”的过程。团队里,我是编导、演员和剪辑主力,纪晨卓负责拍摄,游馨主攻场务,吴钰清和王洁玲打磨英文脚本。

祁老师常叮嘱我们:“好的团队要互相成就。团队协作就是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小优势,凑成能解决问题的‘大合力’。一个团队里,没有谁是‘打辅助’,更不是旁观者,每个人都得扛起责任。”
在一次次的讨论与分歧中,我比以前更懂得如何与团队协作。现在我不再害怕和别人合作,不管是做其他课程作业,还是和同学搭档,我都会下意识地先听大家的想法,也更懂得如何把自己的专业能力用在合适的地方。这种在协作里慢慢成长的感觉,比拿到好成绩更让人有成就感。


备赛攻坚
厦工学子以坚守诠释青年担当

创作过程中的最大的难点就是选题。经过近一个月的反复研讨,我们“忍痛”推翻了之前提出的五版方案,在祁老师的引导下跳出“非遗”“科技”“AI”等常见话题,锁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聚焦厦门本土的抗战故事。这才有了与陈康容的时空对话。
拍摄选址时,为了更真实地还原故事,我们几乎找遍了厦门带有“民国风气息”的地方,尝试了多种拍摄手法,才最终顺利完成了拍摄。在省赛提交作品前夕,梁老师还帮我们校对字幕、审核内容。老师们的指导与帮助也让我们明白:“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语言准确,更要传递文化内核与情感温度。”
滑动查看
赛场绽放
以专业实力传递厦工青年声音

从校赛突围到省赛夺魁再到国赛获奖,我们团队始终带着“讲好厦门故事、传递厦工声音”的初心。校赛评审时,有评委老师提出“历史故事如何引发当代共鸣”。为更好体现这一点,我们以学校美丽的十二馆八园为舞台,展现厦工浓厚的校园文化和当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面,让陈康容看到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个设计让历史照进现实,也让我们更懂作为当代大学生的青年责任与担当。
这是我校在“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短视频赛道首次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这份认可,让我们更加坚定:“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能做外贸、谈合作,更能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中国声音的‘传声筒’。”
这段难忘的参赛经历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青春不只是梦想与奋斗,更是责任与担当。未来,我们将继续以英语为翼,让更多中国故事、厦门故事飞向更广阔的舞台,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从课堂到赛场
团队成员的成长远超奖项本身
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01
纪晨卓
拍摄期间,我不断尝试与学习,将课堂上所学的拍摄技法灵活运用于实践中,通过镜头语言的微妙变化,捕捉人物内心最本真的情感流动。最令我难忘的,是在草丛取景时被蚊虫叮咬大家仍坚持拍摄的时刻,是很多个熬夜挑选素材、剪辑视频的夜晚,是反复补拍也毫无怨言的团队。
02
吴钰清
期末课业繁忙,我和宋佳只能挤出吃饭时间配音;宋佳很拼,配完音还得熬到后半夜剪视频,红着眼说再调一帧。为了不耽误视频制作,纪晨卓及时整理素材;王洁玲补拍素材晒得脸红却从不抱怨;游馨随身携带花露水、创口贴跑前跑后。最感动的是祁正妍老师,她永远比我们多熬一个小时,不管多晚都会给我们指导和反馈。
03
王洁玲
知道获国赛二等奖的消息,我特别激动。这份成绩属于团队的每一个人。最难忘的是团队一起反复打磨剧本、补拍镜头,正妍老师更是随我们辗转片场,当我们的“第一观众”。很高兴我们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作品也得到了认可。
04
游 馨
拍摄时正值闷热的雨天,蚊虫肆虐,但为了画面效果,我们举着补光灯一直坚持,即使被叮得满身包也没有人退缩。我负责道具和场务,工作很繁杂,在大家的不断鼓励下,克服了很多困难。这次经历不仅磨练了我的协作能力,更让我们的友谊愈发深厚。

陈康容
陈康容,又名陈亚莹、陈月容,祖籍福建龙岩永定,1915年出生于一个缅甸华侨家庭,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厦门妇女抗日救亡运动领导人之一,曾任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慰劳工作团宣传股长。1938年新四军第二支队整编北上后,她留在闽西南潮梅特委机关工作;1940年秋被捕后,慷慨就义。闽西人民将游击队命名为“康容支队”,以继承烈士遗志。

文字 | 2022级商务英语专业 宋佳
编辑 | 戴丽欣、陈文婷
二审 | 祁正妍
审核 | 黄颖思、任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