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工要闻

“厦工红”闪耀柏林马拉松赛道

发布时间:2025-10-09浏览次数:16文章来源:

2025年9月21日,厦门工学院博雅教育与艺术传媒学院专任教师庄雯莎踏上2025柏林马拉松赛道并顺利完赛。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她手握2025德文厦门工学院马拉松吉祥物“厦小龙”,心中满怀自豪。“这次柏林马拉松对我而言,是‘坚守本职与追逐热爱’的双重收获,意义非凡。”庄雯莎老师说。

作为世界马拉松大满贯(WMM)赛事之一,柏林马拉松素有“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马拉松”之称,2025柏林马拉松共吸引全球超5.5万名跑者参加。成功完成波士顿、伦敦、柏林、芝加哥、纽约、东京、悉尼七站马拉松的跑者将获得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官方授予的奖牌。

让“厦工红”在柏林赛道闪耀

一起倾听庄雯莎老师

如何用奔跑诠释热爱与担当

助力厦工“以体育人”精神闪耀光芒


把“厦工红”带上柏林赛道

实践“以体育人”精神

2025年9月20日清晨,柏林马拉松官方早餐跑现场,当庄雯莎老师身着“厦工红”跑服,身披五星红旗冲过城市地标勃兰登堡门时,她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她用镜头记录下这难忘一幕,在自媒体上收获了超50万曝光量。





2025年9月21日上午,柏林马拉松正式开跑。赛场氛围热烈,赛道上多是体格高大的外国跑者,庄雯莎老师自认在体力上并无优势,但坚持是她的最佳武器。

“近30度的高温下,18公里处嗓子冒烟,25公里后脚沉腿酸,不少人退赛,但我没认输。”庄雯莎回忆,“当观众远远地高喊‘Wensha, you can do it’为我加油,当目睹同胞身影心中涌起强烈的信念感,我便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最终,她顺利完赛,并获得了象征“一星跑者”的奖牌。

有外国跑友好奇地问她战袍上的文字和玩偶的意义,庄雯莎老师向他们介绍了厦门工学院的体育文化。“我告诉他们,我们学校也有自己的马拉松——德文厦门工学院马拉松,欢迎他们来参加,那一刻真的觉得自己成了文化传递的小纽带。”庄老师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难掩激动。那一刻,她不仅是跑者,更是厦工“以体育人”理念的践行者。




“坐了13个小时的飞机来到德国跑一场全马!痛苦是暂时的,但回过头来看,成就感是永恒的!”庄雯莎老师用短视频VLOG记录下参赛全程,既想分享国际赛事的氛围与精神,更想证明不耽误本职的追逐,才更有力量。


视频来源:德文厦门工学院马拉松视频号

备赛工作两不误,

万事俱备安心出征

备赛期间,庄雯莎老师始终牢记教师本职,把“保障教学质量”放在首位。新学期开学后,她将所有训练都安排在课余时间完成。“上完课、开完会,忙完该忙的,剩下的时间换上装备绕校跑5至10公里。”庄雯莎老师回忆。出发前,她提前向学院申请调课,反复提醒学生课程变动,理顺教学节奏,确保离校期间教学不受影响。这份周全,既是对学生负责,更是不辜负学校的支持。

校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鼓励,让庄雯莎老师得以安心出征。“大家鼓励我好好比赛,回来后尽快衔接教学工作。这种支持帮我在守住本职的同时逐梦,特别温暖。让我在国外参赛时既能专注比赛,又不用为教学工作分心。”庄雯莎老师说,还要感谢学校马拉松办公室的物资协助,助力她带着“厦小龙”水杯、公仔踏上征程,在异国也能感受到厦工温度,让厦门工学院马拉松走进柏林。

柏林马拉松赛事吉祥物公仔、完赛奖牌、参赛号码牌……除了难忘的参赛记忆,庄雯莎老师还带回了许多赛事纪念品,并计划捐赠给学校的马拉松博物馆。“我也为同事、学生准备了小礼物,感谢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我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热爱和本职可以兼顾’,让大家也感受下这份‘坚持的果实’。”庄雯莎老师说。

厦工马拉松文化:不止于奔跑的育人课

厦工马拉松文化

远不止“跑步”本身

而是厦门工学院“以体育人”理念最鲜活的载体

庄雯莎老师认为,厦工马拉松文化的核心是传递体育运动对个人成长的本质价值,并非强调“必须跑多快、跑多远”,而是通过奔跑这一具象的运动,让大家真切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它能锤炼人的意志,正如马拉松赛道上每一公里咬牙坚持的过程,与学习中攻克难题、生活中应对挫折所需的韧劲相辅相成;它能滋养人的精神,长期坚持运动的人,往往具备更强的专注力和抗压性,这些品质会自然而然地迁移到学业和生活中。

庄雯莎老师与“厦小龙”在法国

回校之后,她计划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备赛参赛经历。“我想对同学们说,体育运动从不是‘额外的负担’,它给你的不仅是健康的身体,更是面对困难时的底气、对抗疲惫时的耐力。厦工的马拉松文化,就是想让每一位师生都明白:运动带来的力量,会渗透到学习、工作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一生的财富。”庄雯莎老师说。

对即将于今年11月23日举办的德文厦门工学院马拉松2025秋季赛,庄雯莎老师满怀期待,希望在德文厦门工学院马拉松秋季赛的专业保障下,能让更多人爱上奔跑,感受“运动赋能成长”的力量。

同时,她希望通过整理分享柏林马拉松参赛经历,如赛道补水、高温保障、跑者分区引导等,能为秋季赛的赛事优化提供参考。“我想持续支持学校马拉松事业,做厦工马拉松文化的推广者。”庄雯莎老师说。




文字&编辑 | 黄颜希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二审 | 邱健蕊

审核 | 白雪静、任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