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领航,赋能未来 | 厦门工学院为2025级新生上好“开学第一课”

作者: 来源: 更新时间:2025/09/22 16:05:57

为帮助2025级新生全面了解学校文化、办学理念与育人特色,快速完成角色转变,科学规划大学生涯,厦门工学院将新生入学教育分为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前置阶段(入学前的线上引导与准备)、集中融入教育阶段(入学初期的系统化校园适应与理念灌输),以及成长教育阶段(贯穿整个学年的持续跟踪与个性化发展指导)。其中,作为承上启下关键环节的集中融入教育阶段,其核心内容便是系列校级主题讲座。近日,随着最后一场讲座的结束,该阶段也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系列讲座邀请了校领导围绕学校文化理念、办学实践、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等核心内容,为新生们带来了一场场深刻而生动的“开学第一课”,有效引导新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为开启精彩的大学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化认知·情感调养与以美育人:

塑造健全人格

校纪委书记、校党委委员、校长苏涵以《文化认知·情感调养与以美育人》为主题,为新生们开启了入学教育讲座的序幕。校纪委书记、校党委委员、校长苏涵深入阐释了大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文化浸润、情感滋养和人格塑造的殿堂。他强调,在大学期间,同学们要注重文化素养的积淀,学会调养情感,在美育的熏陶中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努力成为具有高尚人格、广博学识和人文温度的“完整的人”。讲座引导新生思考人生意义,培养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社会的认知,为他们的大学生涯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

我们共同的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

构建合作育人共同体

李雄虎副董事长、执行校长以《我们共同的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为题,详细介绍了厦门工学院的发展历程、办学初心与使命。李雄虎副董事长、执行校长重点阐释了学校“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以及“博雅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他强调,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相互合作、相互成就的关系,学校致力于通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成长平台。他希望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具有“十大能力”(如人格魅力、终身学习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等)的多元融合型应用人才。

以跑聚力,以体育人:

强健体魄,锤炼意志

    李雄虎副董事长、执行校长以《以跑聚力,以体育人》为题,为新生们分享了跑步如何重塑生命状态,并详细介绍了厦门工学院"大体育"育人理念。他结合自身从"菜鸟"到完成多场马拉松和越野赛的八年跑步历程,生动阐述了跑步对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培养自律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作用。李雄虎副董事长、执行校长还系统介绍了学校将体育必修课拓展至八个学期、开设20余门体育俱乐部课程、举办校园马拉松赛事等"大体育"育人实践,展示了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显著提升。他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校园健康跑和各类体育活动,养成终身运动习惯,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和成长,跑出精彩大学路。

   

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体系及特色:

把握时代脉搏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咏梅以《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体系及特色》为题,为新生们解读了学校在AI时代的育人思考与实践。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咏梅长介绍了学校“以AI教育、产教融合、高阶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以及“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会创造、融通运用”的高阶教学目标。她强调,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人文+科技”双螺旋式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通过设立融新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各专业产业学院(如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工业智造产业学院等)以及实践创作基地(十二创作坊)等,构建了完善的育人体系,并推动AI赋能教与学,帮助学生掌握AI核心素养,提升在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此次系列校级讲座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既有宏观的理念引领,又有具体的实践指导,为2025级新生提供了全面了解学校、规划大学生涯的宝贵机会。相信在这些思想的引领和制度的保障下,厦门工学院2025级新生定能快速融入大学生活,明确奋斗方向,在未来的四年里不负韶华,砥砺前行,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素材来源|育人与教学处

摄影|方   靖

编辑|洪君艺、邱健蕊

二审|郭新巧

审核|白继博、任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