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国学实践  问源文人画研习基地 >> 正文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问源文人画”高研班开课
2025/09/17   浏览次数:10


洪惠镇教授评析“岭上白云”中国当代文人画邀请展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文人画高研班开启了今年秋季第一课。由著名画家、书画史论家洪惠镇教授对“岭上白云——中国当代文人画名家邀请展”作品的评判与赏析。

洪惠镇教授作为中国画理论与创作领域的重要学者,其对文人画的见解深刻而富于启发性。对当代文人画名家邀请展作品的评析,以期从学术的高度上提升高研班学员对现代中国画动态的认知,从而强化现代文人画创作应有的学术要求。




洪老师以史论家兼画家的理论视角审视此次展览,对列名家画作一一做了点评期望厦门工学院国学院在今后培养人才方面能够扬长避短,培养出优秀的具备综合素养的现代文人画人才。基于鉴往开来的教学而言,洪老师的评析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依据展出的作品,看出本次展览主办方的学术主张尚不明确。这样的展览对于今天的学术界缺乏示范的意义。


二、主张画上题诗要成为现代文人画创作的灵魂。同时要求是否具备画上题诗的素养要成为现代文人画创作合格与否的门槛。洪惠镇老师认为,文人画的核心在“文”重于“画”,对学员们一再强调学问、人格才情综合而成的精神表达,要力求以诗落款形式在画面呈现。这次展览,能够画上题诗的作者,实属少数,参展者皆所谓一代名家,由此可以看出时代的学术风气。有几位作者能够写题画诗而不题诗,甚至还不主张画上题诗,洪老师遗憾地表示,就中国画演进的历史而言,这也是缺乏学术头脑的表现。他寄望厦门工学院国学院的现代文人画高研班、传习班的同学要继续努力,逐步成为正宗的现代文人画创作的中坚力量。


三、需要区分文人画、现代院体画、现代派中国画的体裁。唯有明确区分体裁,才能有的放矢地推动现代文人画人才的培养。本次画展对入选的中国画体裁的区分尚不明确,所以展出的作品未免驳杂。


四、笔墨美依然是评价现代文人画的一项重要指标。师生之间以本次画展作品为参照,讨论了笔墨美的内在要求等问题。


五、通过本次画展的作品集,洪老师提醒大家,构图是一门学问,希望同学们加强组织画面的能力,以回避展览作品集中所存在的若干问题。


六、文人画是文化综合体,它体现了创作主体的学问、品格、才情等综合素养,洪老师强调在研习文人画的同时,要加强阅读,为文人画创作培养学问与性情的根基。


评析课不仅加强了大家如何“看画”的眼力,而且加强了对现代文人画修养“要什么”的认知能力,为各位学员指明现代文人画创作在新时期应当用功的方向。







针对文人画在当代因追求特技化而出现异化之虞,洪老师提醒我辈要认知传统笔墨美的基本要求对于好的笔墨与不合格的笔墨要有起码的判断力,这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是必要的。同时又要有笔墨当随时代的鲜活感知能力,以避免简单复古。另外,对于当代学术界因过度功利化破坏了纯白的艺术心灵从而使得整个时代的文人画创作水准受到巨大冲击的历史教训,洪惠镇老师也给同学们以狮子吼般的警醒。






洪惠镇老师注重从历史维度审视画学变迁,反对以泥古不化的标准评判艺术。展览前言中“文明自我调适”的观点及超越时代功利视角的呼吁,与他的历史性、辩证性评价方法高度契合。展览汇集多方作品,虽然主办方似乎努力打破门户界限,试图体现“开放的传统”意识但是也反映出由于传统文化的断层而带来的画面意蕴明显扁平化、驳杂化的缺陷。总之,通过观看具体展览画作图片,加之洪惠镇老师的精彩深刻评判,让大家更明晰了未来创作方向。











厦门工学院 - 国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www.xit.edu.cn 闽ICP备12018893号-2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0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