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考察指导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庄德与林启敬教授一行莅临厦门工学院工业智造产业学院,在李德文董事长及校院领导的陪同下,就学院在“产教协同赋能,工业智造未来”建设理念指引下,推进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与阶段性成果进行了实地考察指导。
蓝图绘就产业生态
赋能育人新局

考察伊始,在产业学院展厅,学院副院长陈珍姗向蒋院士一行系统介绍了学院的整体建设定位、深度合作企业矩阵、独具特色的人才共育模式以及所采用的关键技术路线。汇报重点突出了学院紧密依托区域产业生态、积极服务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与规划。
沉浸体验走进“真场景、硬实力”的工业实践课堂


随后,蒋院士一行先后走访了智能产线赛训基地、生产规划数字孪生实战平台、新质工业创作坊及工业设计创作坊等多个核心教学实践场所。这些空间均基于真实的工业场景构建,旨在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与实践环境。蒋院士细致观摩了各实践平台的教学运行情况,并就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创新与一线教师进行了现场交流,深入了解了学院如何将产业真实需求融入教学全过程。
真题真做师生团队展示硬核项目



其中,由廖耿斌、李国辉等骨干教师及其指导的学生团队,现场展示了多项源自企业实际需求的实践项目成果,包括“汽车智能产线改造优化”和“榫卯智能氛围灯设计”等。这些项目充分体现了学院在推动理论教学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

蒋院士深入了解产业学院创新育人路径
蒋院士深入了解工业智造产业学院与新质工业创作坊、工业设计创作坊的创新育人路径,充分肯定了在创作坊中以以“解决工程问题”为目标,展开真实的跨学科协作的实践机制。目前,学院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教育生态、引入真实的工业应用场景、融合前沿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已初步形成了一条紧密契合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与未来趋势的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


展望未来,深化融合 培育产业新质人才
此次考察指导,不仅是对厦门工学院工业智造产业学院前期工作成效的一次集中检阅,也为学院未来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学院将继续坚持探索与实践“双导师制”、“项目式教学”以及“AI赋能产教融合”,为培养更多适应未来工业智造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编辑:叶依慧
审核:赖诗祺
终审:陈珍姗
文章来源于厦门工学院新质工业创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