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厦门工学院 >> 后勤与资产处 >> 医疗信息 >> 正文
心肺复苏(CPR)标准化操作流程
创建日期:2025/4/29 16:43:20   浏览次数:17

一、概述

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脏骤停患者的紧急救命技术,通过 胸外按压 和 人工呼吸 维持心脑血流,配合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提高生存率。黄金抢救时间为 4分钟内 ,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下降7-10%。

二、操作流程(成人/青少年)

1. 评估环境与患者状态

  • 环境安全:确保现场无触电、火灾、塌方等二次伤害风险。

  • 判断意识:拍打患者双肩,在双侧耳边大声呼叫(如“您还好吗?”)。

  • 检查呼吸:观察胸廓起伏(≤10秒),若 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 (不规则/喘息样呼吸),立即启动CPR。

2.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 呼叫他人拨打急救电话(如120/999)并获取AED。

  • 独自施救时:先进行2分钟CPR再呼救(适用于推测为窒息性骤停,如溺水)。

3. 胸外按压(C-A-B顺序)

  • 按压位置:胸骨下半段(两乳头连线中点),避免按压剑突或肋骨。

  • 按压方法:

    ◦ 双手叠放,掌根接触胸壁,肘关节伸直,用上半身力量垂直下压。

    ◦ 深度:5-6厘米(成人),儿童约5厘米(胸廓1/3厚度)。

    ◦ 速率:100-120次/分钟,按压后保证胸廓完全回弹。

  • 按压-通气比:

    ◦ 未经培训者:仅持续按压(Hands-Only CPR)。

    ◦ 经培训者:30:2(按压30次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

4. 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

  • 开放气道:采用 仰头抬颏法 (无颈椎损伤者)或 推举下颌法 (疑似颈椎损伤者)。

  • 人工呼吸:

    ◦ 捏紧患者鼻孔,口对口密封吹气,每次吹气持续1秒,观察胸廓抬起。

    ◦ 避免过度通气:潮气量500-600ml(约可见胸廓起伏即可)。

5. AED使用

  • 开启AED:贴电极片(右锁骨下、左乳头外侧),确保皮肤干燥。

  • 分析心律:停止按压,按语音提示操作。

  • 电击指征:AED提示“建议电击”时,确认无人接触患者后按下放电按钮。

  • 电击后:立即恢复CPR,2分钟后再由AED重新分析心律。

三、特殊人群操作要点

1. 婴儿(<1岁)与儿童(1岁-青春期)

  • 按压方法:

    ◦ 婴儿:双拇指环抱法(两拇指按压胸骨,其余手指支撑背部)或双指法(单手食指+中指)。

    ◦ 儿童:单手或双手按压(根据体型)。

  • 按压深度:婴儿约4厘米,儿童约5厘米。

  • 通气比例:单人施救30:2,双人施救15:2(医护人员)。

2. 孕妇

  • 体位调整:左侧倾斜15°(避免仰卧位低血压),或在胸下垫硬板。

  • 按压位置:较正常位置稍高(避免子宫压迫下腔静脉)。

3. 溺水或窒息性骤停

  • 优先给予5次人工呼吸后再开始按压(CAB改为ABC)。

  • 清除口腔可见异物,避免盲目手指探挖。

四、注意事项与常见错误

1. 按压质量关键点

  • 避免中断(按压中断≤10秒),按压分数(CCF)需>80%。

  • 按压后完全回弹,否则影响心输出量。

2. 常见错误

  • ❌ 按压过浅或过快(速率>120次/分钟)。

  • ❌ 人工呼吸过度通气(导致胃胀气或胸腔内压升高)。

  • ❌ AED电极片贴放位置错误或接触不良。

3. 终止条件

  • 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脉搏。

  • 专业急救人员接管或现场环境危险。

  • 持续抢救30分钟仍无生命迹象(低温、溺水等特殊情况可延长)。

五、培训与认证

• 基础生命支持(BLS)认证:由AHA或ERC授权机构提供,每2年需复训。

• 公众培训重点:识别心脏骤停、高质量胸外按压、AED操作。

数据来源:

• 2023 AHA Guidelines for CPR and ECC

• 2023 European Resuscitation Council Guidelines

•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心肺复苏中国专家共识》

提示:以上内容需在实际操作培训中强化练习,非专业人员应在指导下学习。

联系我们

资产科: 6363217

基建科: 6363207

采购科: 6667505

商业与食堂管理科: 6379385

综合事务与房管科: 6667721

校医院: 6100122

厦门工学院后勤与资产处

电 话:(+86)0592-6379385

地 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孙坂南路1251号 图书馆2楼

邮 编:361021

技术支持:厦门智小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