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育人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我校于10月24日在立林学术报告厅举行育人工作培训暨交流会。会议聚焦学生行为规范与学业精准帮扶两大核心议题,为全校育人队伍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
会议由育人与教学处组织,各二级学院执行院长、行政副院长、全体班级导师、辅导员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参会,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会议首先聚焦《学生行为管理规定》的修订解读。育人与教学处办公室主任林敏杰与学生与安全处副处长卢忠强,分别从学习纪律与社区纪律两大维度,详细阐释了新规的修订背景与核心要点。本次修订并非简单的“加重处罚”,其核心在于“防微杜渐,教育为先”,旨在通过明确行为边界、清晰后果责任,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的警示与规范作用,营造更加优良的学风与校风。这不仅是管理的升级,更是对每一位学生权益与身心健康的深切关怀与前置性保护。
如果说制度是育人的“底线”,那么主动发现并帮助学业困难的学生,则是育人工作的“高线”与温度所在。在“精准帮扶,赋能育人”——学业预警和帮扶工作实务交流环节,22电气6班班级导师陈珍姗与22通信2班班级导师张冰冰的分享,生动诠释了一线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陈珍姗老师以“AI驱动,以爱续航”为主题,展示了如何借助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帮扶靶点,再通过深入谈心、家校联动、学科竞赛激励等人文关怀,将班级预警学生从7人(含1名退学预警)降至仅剩1名严重预警,实现了从“数据诊断”到“人文开方”的完美结合。张冰冰老师则构建了“前置筛查-分层干预-长效跟踪”的体系化帮扶模式,通过“匠心”施策,将班级6名预警学生(其中5名严重预警)成功降至1名一般预警,上演了一场学业帮扶的“精准突围”。

会议强调,育人的道路,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本次会议不仅是一次政策解读与经验分享会,更是一次育人理念的深化与行动的集结。它号召全体教育工作者,既要当好规则的守护者,也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将外在的制度约束,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要将冰冷的数据,转化为有温度的帮扶行动。
此次会议凝聚的共识与分享的经验,正随着新规的宣贯和帮扶实践的推广,为我校的育人工作提供着有益的参考。它提醒着我们每一位教育者:育人工作,既要手握戒尺,也要心怀大爱。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点亮学生前行的道路,共同书写我校育人事业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