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旨在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国家级A类赛事。大赛原则上每年举办一届,每届大赛由校内预赛、(福建赛区)复赛和全国决赛三个阶段依次进行。厦门工学院第三届金相技能大赛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预赛(以下简称校赛),由机械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诚邀我校在校生踊跃报名参加。
一、竞赛内容
本次大赛设置三个赛道:第一赛道为“实验技能赛道”(即2012年开始举办的“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第二赛道为“综合分析赛道”(即2023年开始举办的“全国大学生金相大会”),第三赛道为“创新应用赛道”(即2025年开始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材料分析大赛”)。
1.金相技能实操(第一赛道)
每一位选手均须在40min内现场完成一个指定样品(20钢或者球铁)的制备,对于指定样品,选手须在规定时间内对样品的指定端面(未刻有样品编号的一端)完成磨制、抛光、浸蚀、显微镜观察等工序,最终制备出供评委评分的样品。
2.金相技能知识(第二赛道)
本赛道预赛采用笔试(原则上为机考)形式进行。笔试内容为材料科学基础、工程材料应用等相关基础知识、金相实验及分析技术相关知识、典型金相组织图谱识别。面向材料类、机械类各专业所开设的基础核心课程中的知识点、实验方法、典型案例分析。题目类型为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
3.材料分析创新(第三赛道)
面向我校材料类及相关专业学生的科技类竞赛活动,竞赛内容涵盖材料设计、合成、制备、加工以及服役全过程中的材料分析技术的应用,依托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及其相关材料专业课程,以全面检验和加强参赛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本次比赛以代表队为单位参赛。每个代表中包括选手2人和指导教师1~2人。每一个参赛代表队需以PPT方式就一个自选的原创性材料类研究课题进行汇报,汇报内容须偏重于研究中所使用的分析测试方法在研究中起到的作用。答辩内容所涉及的原创性研究课题可以是以下几个类别中的某一类别:
(1)选手参与的材料类科研类项目——创新类;
(2)选手针对特定的材料应用中的实际问题,提出研究背景、目标、技术思路、可行性和创新性方案——创意类。
评委则根据选手答辩内容有针对性地提问并打分,着重考察选手对所使用的分析测试方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比赛安排
报名时间:2025年3月12-19日
比赛时间:2025年4月19日-5月30日
第一赛道地点:工程坊235、236、237
第二赛道和第三赛道比赛地点另行通知。
三、赛制细则
1.参赛人数
第一赛道(金相技能实操),参赛人数不少于100人。
第二赛道(金相技能知识),参赛人数不少于20人。
第三赛道(材料分析创新),参赛队伍不少于10个。
2.奖项设置
本次校赛仅设置个人奖,奖项及比例如下:
奖项 | 获奖比例 |
一等奖 | 5% |
二等奖 | 10% |
三等奖 | 20% |
四、比赛评分标准
1.第一赛道实验技能赛道设置不少于3人评委形成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参照《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决赛评审工作条例》制定《厦门工学院金相技能大赛评分标准》和《规范操作现场评分标准》并在校赛前发布。每位选手的实际得分为图像分、表面质量分及现场操作分之和。
2.第二赛道校赛参考省赛评分标准,采用线上的形式进行答题,满分为100分,为现场上机比赛环节的成绩。由竞赛组委会统一进行评分。
3.参赛选手需携带能够证明身份的有效证件(例如身份证、学生证),经现场工作人员检录后进入赛场。
五、报名方式
有意向报名的同学先加入QQ群(736064408),填写在线表格进行预报名。
第一赛道报名确认:3月18日讲座现场报名确认。
其余时间可前往明德505,联系郑老师进行报名。
备注:第一和第二赛道可同时报名,第三赛道单独报名。
机械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2025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