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厦门工学院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建工业智造产业学院。工业智造产业学院以培养高质量智能制造产业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校企共建课程体系、实训平台及研发中心,精准对接区域经济与行业需求,探索产教融合创新路径。
一、教学革新:产业需求牵引,构建实践导向型教学体系
厦门工学院工业智造产业学院全面建设5G+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工程场景,依托“数字孪生综合实践系统”“离散行业智能制造综合实训系统”“5G工业互联网运维系统”等实践平台,部署涵盖工业机器人、AGV、5G+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MES系统等核心技术设备,打造高度仿真的工程应用教学场景。
以工程场景牵引搭建跨学科课程体系,企业资深工程师深入课堂实现“双导师师徒制”,共建智能制造系统控制与优化系列、数字孪生技术与工程实践系列、5G+工业互联网系列课程体系,并引入西门子智能制造工程人才认证标准,实现从知识认知到系统实训、从基础课程到岗位技能的全链条教学升级。
厦门工学院工业智造产业学院融入企业真实项目贯穿课堂内容,打造以“工程师角色”代入的项目整体氛围设计,打通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等学科,学生能够在产业学院独立完成一个小型智能制造项目的系统分析、设计交付,形成“教学-实践-创新”闭环。
二、科研创新:校企协同深化,项目驱动活力
依托企业资源和产业需求,厦门工学院工业智造产业学院设立“智能制造产业基金”,支持校企合作、师生共创进行技术创新,围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开展协同攻关。通过西门子共创实验室和5G+工业互联网硬件平台,探索前沿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同时打造“工业人工智能应用平台”与“工厂级数字孪生系统”,借助企业典型工程项目、智造产业的技术成果项目、新质生产力产学研项目等,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技术升级,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三、学科竞赛:以赛促学,搭建成长阶梯
厦门工学院工业智造产业学院将成为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区域赛承办基地,支持学校组织和承办国家级、省级技能赛事,构建以赛促学、以赛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2024-2025年,通过组织西门子工程实践能力培训、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培训等专项培训,建立科学有效的备赛机制,学生在国家级竞赛中屡获佳绩,如在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等获国家一等奖多项。
培训现场
竞赛获奖
四、缘融论坛与讲座:行业智慧汇聚,产学研交流升级
厦门工学院工业智造产业学院立足技术前沿与职业发展,将邀请行业专家、企业高管及技术骨干走进校园,开展缘融论坛及讲座,深度解析行业发展趋势,为师生带来前沿技术洞察与实战经验。系列活动不仅搭建产学研深度互动的平台,更助力人才培养方向的精准调整,确保教学与产业同频共振。
五、社会化服务:技术赋能产业,辐射区域发展
厦门工学院工业智造产业学院依托西门子资源,打造区域智能制造人才培训中心、智能制造技术中小企业赋能中心等社会化校园服务平台。通过举办“智能制造产业论坛”等活动,为周边企业提供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促进校企资源线上对接,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六、就业赋能:打造“产教融合+岗位对接”新路径
厦门工学院工业智造产业学院将通过西门子、中信科、德普等合作企业资源,培养智能制造设备工程师与专项技术人才,为学生提供企业认证、访学参观、在岗实习、就业对接等多元成长路径。规划组织到南京SNC智能工厂、成都西门子基地等产业基地的实地访学。
学校与西门子共建“智能制造工程人才认证中心”,联合建设“智能产线数字孪生”微专业,学生毕业时可同步获得西门子职业资格认证。通过企业导师入校指导、举办“西门子认证人才”校园双选会,为学生的职业发展保驾护航。
厦门工学院工业智造产业学院通过“产业需求牵引、企业深度参与、教学科研联动”的模式,构建起多维融通、多方协同的人才培养实践平台,致力于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标杆,持续为区域智能制造产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厦门工学院欢迎您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孙坂南路1251号
邮编:361021
传真:0592-6667579
联系电话:0592-6667566、6667579
咨询QQ:1726225267
电子邮箱:zsb@xit.edu.cn
学校网址:www.xit.edu.cn
素材来源 | 机械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编辑 | 戴丽欣
二审 | 蔡淑萍、陈珍姗、张力凡
审核 | 高丽贞、任 军
文章来源于厦门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