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灯,亮了谁的屏幕?
凌晨的眼,熬着谁的疲惫?
早八的课,困了谁的课堂?
健康的债,终要自己偿还!
上了大学,“自由作息”本是期待,可不少同学却陷入了“熬夜-失眠-白天摆烂”的恶性循环:深夜里,键盘的“哒哒”声、外放的视频台词、阳台灯亮到凌晨的微光,让想睡的人在被窝里辗转反侧;第二天顶着厚重黑眼圈赶早八,课堂上眼神发飘,连老师划的重点都记不住;原本计划的晨跑、自习、社团活动,也因为没精神一次次搁置——这样的日子,真的不是我们想要的大学生活!
熬夜的隐形危害,远比你想的更严重!
1.损伤身体健康:长期熬夜会打乱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不仅容易感冒、长痘,还可能导致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增加肠胃疾病风险。
2.影响学习状态:熬夜后白天昏昏沉沉,听课效率大打折扣,作业拖沓、考试失误成了常态,原本能学好的科目也可能掉队。
3.破坏宿舍氛围:有人想睡却被噪音、灯光打扰,有人熬夜却没意识到影响他人,久而久之容易引发矛盾,原本和睦的宿舍关系变得紧张。
“每天10点半就躺好了,可室友总在阳台熬夜刷题,灯亮得我根本睡不着,提醒了还说‘我没吵到你啊’,可光和翻书声都是打扰啊!现在我每天只能熬到她睡,早上起不来,早八都快成我的‘噩梦’了。”
——来自22级的同学
“之前为了早睡,我戴眼罩塞耳塞,结果室友12点还在外放综艺,说了好几次都没用。长期熬到凌晨,我现在记性越来越差,上次专业课小测直接挂了,真的不想再这样了!”
——来自23级的同学
“熬夜久了我总觉得没力气,上个月还感冒了两次,校医院医生说就是作息不规律导致免疫力下降。真的想有个固定的熄灯时间,逼自己早点睡,把身体养回来!”
——来自24级的同学
PART.01 遵守统一熄灯制度,践行节能理念
学校已明确宿舍作息安排:周日至周四23:00熄灯,周五至周六24:00熄灯。
请大家严格遵守这一制度,到点主动关闭宿舍大灯与阳台灯——关闭阳台灯不仅能避免灯光打扰他人休息,更能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消耗,为节省宿舍电费、践行低碳生活出一份力。自觉遵守统一时间,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良好宿舍秩序的维护。
PART.02 养成良好作息习惯,拒绝熬夜内耗
熬夜不仅会打乱生物钟,更会让身体与学习状态“双下滑”。请大家主动调整生活节奏:
提前规划时间,尽量在熄灯前完成洗漱、整理物品、复习预习等事务,避免临到熄灯才匆忙行动;
减少熬夜刷手机、玩游戏、追长剧的行为,合理平衡学习与娱乐,做到劳逸结合;
把“到点休息”当成习惯,让规律作息成为常态,第二天才能以饱满精力面对课堂与生活。
PART.03 遵守纪律保持安静,体谅彼此需求
熄灯后,宿舍应回归安静,这是对“想睡的人”最基本的体谅。请大家做到:
避免大声交谈、外放音乐或视频、敲击键盘等产生噪音的行为,若需继续学习,可使用小台灯+耳机,将影响降到最低;
不随意在宿舍内走动、开关门,不打扰已入睡的同学;
若发现室友有影响他人休息的行为,可温和提醒,共同维护安静的睡眠环境。
我们呼吁“早熄灯”,不只是为了“能睡觉”,更是为了对抗熬夜的隐形伤害,共建宿舍的文明作息。统一的熄灯时间,能帮我们跳出“越熬越晚”的怪圈,慢慢养成“早点收拾、提前准备、到点上床”的好习惯。真正的宿舍自由,从不是“我想熬到几点就几点”,而是“彼此体谅,互不打扰”的文明默契。
所以,我们想大声呼吁:给每个人一片安静的黑暗,让熬夜的同学慢慢调整,让想睡的同学安心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