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机械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以“赋能新教师,融合智与教” 为核心理念,成功举办新教师座谈会与智慧教室使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学院通过 “理念引导 + 技能实训” 的双轨模式,助力新教师快速融入工作环境、掌握现代化教学工具,为教学质量提升注入强劲动能。
座谈会:凝聚共识,锚定发展方向
9月2日下午,新教师座谈会在学院会议室温馨开启。贾继德院长代表全体师生,向十位新入职教师致以热烈欢迎,并强调:“新教师的多元背景 —— 涵盖高校专家、企业骨干与青年博士 —— 为学院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希望大家以学院为家,在立德树人的使命中与学生共同成长,携手书写教育新篇章。”
会上,学院领导系统梳理了教学管理与科研支持体系:
教学规范环节:重点解读课堂纪律的数字化监测机制,明确将出勤率、抬头率等指标作为驱动教学互动升级的关键依据。
科研平台方面:介绍柔性制造装备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进展,分享近三年科研经费总额近五百万元、横向项目到款达两千六百五十六万元的丰硕成果,鼓励新教师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
产教融合板块:拥有企业背景的教师分享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合作经验,提出“企业案例进课堂” 的实践路径,推动教学内容与产业实际需求无缝对接。
新教师们围绕职业规划展开热烈讨论,纷纷表示将立足岗位,为学院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智慧教室培训:技术赋能,激活教学新场景
9月9日下午,智慧教室使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紧锣密鼓开展。学院领导指出:“智慧教室是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抓手,希望通过培训推动智能工具深度融入课堂管理,为高质量教学提供坚实支撑。”
汪弦老师针对新教师入职前培训中的共性问题,聚焦智能黑板功能、学习通平台联动及课堂管理与互动三大模块展开讲解。智能黑板功能:其同步模式可有效解决反光难题,手写批注与PPT联动的功能能进一步增强课堂互动性。学习通平台联动:该平台可实现考勤自动记录、作业客观题自动批改,投屏功能还能强化教学内容的展示效果。课堂管理与互动:借助平台开展答题、讨论等多样化互动活动,以教学数据驱动教学评估与学生学习复盘,形成 “教 - 学 - 评” 良性闭环。
双轨并进: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学院表示,后续将通过三大举措持续赋能教师成长:一是推行“老带新” 结对帮扶机制,二是开放科研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三是推进教学设备升级定期培训计划。新入职教师们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在智慧教育实践中践行“立德树人” 使命,为培养适应智能制造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机械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与教育数字化转型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
编辑:陈丽晨
二审:邓莉莉
终审:高丽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