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开展2025-2026第一学期第七周教研活动
为扎实推进2026届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明确任务要求,规范过程管理,提升论文质量,工程管理教研室于2025年10月14日组织召开了毕业论文(设计)动员大会。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全体毕业生参加会议,会议由工程管理教研室主任王玉芳老师主持并作专题汇报。
王玉芳老师围绕毕业论文(设计)的意义、要求、流程、指导安排、资源支持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她指出,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四年学业成果的终极检验,是专业能力的综合体现,更是连接理论与实践、为未来职业发展或深造奠定基础的重要环节。她强调,全体同学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投入此项工作。

在具体要求方面,王老师重点强调了选题的科学性与创新性,鼓励学生结合学科前沿与实际问题,选择具有研究价值和可行性的课题,并注重研究深度与广度的结合。她详细介绍了从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到定稿查重、最终答辩的全流程时间节点,提醒同学们合理安排时间,加强过程管理。
此外,王老师还介绍了指导教师团队及其研究方向,明确了学校提供的图书馆资源与指导支持,并特别强调了学术诚信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严格遵守规范,杜绝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

本次动员大会内容翔实、安排紧凑,有效增强了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整体认识,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投入论文撰写,力争高质量完成大学阶段最后一门“综合大课”。

10月14日,建筑学教研室开展常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室会议专题学习了学院《建土〔2025〕28号》文件精神,系统部署了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各项工作。会议明确,本届毕业论文工作将严格遵循学校与学院制定的时间节点。会议要求全体指导教师高度重视,切实履行指导职责,严格按照计划完成选题审定、任务书下达、中期检查及论文定稿等关键环节的指导工作。会议重点讲解了“过程考核积分制”的管理要求。细则明确本届毕设共设开题报告、五次指导记录和中期检查稿件等七个考核节点,总分100分,并严格执行定稿环节的一票否决权。学生最终积分若低于70分,将限制其仅能参加二次答辩;凡未按时提交全部过程材料者,一律不得进入后续评审与答辩环节。为指导教师提供了详细的指导记录模板,要求每次记录内容翔实,真实反映课题研讨、问题解决及成果完善等指导全过程。为保障制度有效落地,教研室将建立动态跟踪机制,确保2026届毕业论文工作全程可控、质量达标。

10月14日,风景园林教研室开展常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室围绕《园林工程与管理一》《外国园林史》《环境雕塑小品设计》三门课程开展磨课,聚焦教学内容、方法与实践衔接,形成针对性改进方案。《园林工程与管理一》教师以 “园林给水工程” 为核心授课,后教师们点评指出需补充施工常见问题案例,并加入 5 分钟虚拟仿真操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技术要点;《外国园林史》教师讲解 “意大利台地园特征” 时,教师团队建议增加中外园林对比分析,结合短视频展示园景空间层次,强化学生记忆;《环境雕塑小品设计》教师展示方案草图教学后,研讨确定需融入材料选型实操环节,提供不同材质样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同时增加优秀学生作品点评,提升设计启发效果。
此次磨课通过跨课程交流,精准解决教学痛点,为优化课堂效率、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提供了切实支持。

10月14日,工程造价教研室在日新206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首先总结了为期四周、八名老师的教学公开磨课的可借鉴点和可提高点,每位老师都进行发言,依据自己的听课记录对被听课老师进行现场点评,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被听课老师也进行了及时的反馈。其次教研室对近期开展的各类竞赛活动,包括教师教学竞赛、指导学生竞赛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帮助老师更好地认识竞赛,旨在通过竞赛的形式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最后教研室开展了教学评估的动员工作,学校教学评估关系到每一位老师的切身利益,教研室全体老师应该把本次评估当做一次历练和提升的机会,努力争取做到更好,与学校共进。
图文:施鹭珊、陈梅凤、孙伟、王玉芳、李广军
编辑:何辉龙
二审:林玉梅
终审:李晓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