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动态

广域物联 智启未来丨陈宏铭教授专题学术讲座顺利举行

来源:科研与学科处发布日期:2025-09-10访问次数:11

9月9日下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通讯院士、长江学者讲席教授陈宏铭教授应邀作《基于TurMass分布式传感网络全域感知系统赋能环境安全应用》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聚焦有效满足全域感知分布式传感器网络构建需求的新一代低功耗广域网技术,为我院科研工作者在相关领域的多维技术创新与科研思路拓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1.jpg

讲座由向汉城副院长主持,向院长首先对陈宏铭教授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师生介绍了陈教授的教育经历、研究方向与学术成果等个人简历。陈教授现任浙江海洋大学海天智能物联网实验室主任,长期致力于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与RISC-V处理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出版2本RISC-V处理器、2本鸿蒙软硬件系统开发与1本Java编程等学术专著。

2.jpg
3.jpg

专题讲座中,陈教授为大家系统介绍了基于TurMass分布式传感网络的全域感知系统及其在环境安全领域的创新应用。该技术通过融合大规模天线(mMIMO)与免许可随机接入(mGFRA)机制,成功解决了传统LPWAN技术在容量、速率、覆盖和功耗等方面的核心痛点,具备多项突破性优势和卓越性能,在钢质油罐、地下管道、水下环境等复杂场景中,TurMass系统均实现了可靠的数据传输与图像回传。



国家正在加速推动海洋、健康、农业、工业等领域实施人工智能创新战略,通过抓住这一历史变革机遇,提升国际综合实力。目前,TurMass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海洋牧场监测、船舱气体检测、无线语音对讲、远距离图传、环境气溶胶监测等多个领域,形成从感知、传输到应用的完整国产化解决方案。该系统还支持中继组网、北斗/GPS集成与加密传输,具备高度的安全性与灵活性。TurMass技术的成熟与推广,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自主可控、高性能、低成本的通信基础设施,尤其在环境安全、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学术交流环节中,现场师生听众围绕技术板教学应用、信号接收方法改进、环境参数检测、系统启动耗时及量子芯片发展前景等等问题与陈教授展开交流探讨。




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落下帷幕,此次交流不仅带来了前沿的知识碰撞,也为学院今后的科研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人工智能学院将持续打造多元化、高质量科研交流平台,汇聚优质资源,助力师生开拓创新,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前沿探索与应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