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通讯院士、长江学者讲席教授陈宏铭教授应邀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开展科研交流与教学研讨。李咏梅副校长、人工智能学院院领导及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座谈会。此次座谈会聚焦物联网及芯片领域前沿技术创新与教育教学实践,旨在推动学院科研赋能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良性互促与可持续发展机制。
![]() | ![]() |
本次座谈会由郭躬德院长主持。他首先对陈宏铭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陈教授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以及RISC-V处理器等前沿领域兼具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实践经验,鼓励我院骨干教师积极与陈教授开展深度对话,激发思维碰撞,共同探索科研学术创新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交互作用。
当前,全球芯片行业正以强劲发展活力与持续创新动力领跑科技赛道,其技术应用已深度渗透至智能制造、消费电子、新能源等多元产业领域,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我院科研骨干教师长期关注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前沿,在后续交流环节中,与会教师与陈教授聚焦芯片技术突破、智能机器人研发、无人机产业应用等关键方向,围绕领域发展动态、技术创新路径及实践落地难点展开深度研讨。
无人机技术在养老看护、日常生活与环境安全监测等方面有着怎样的发展方向?芯片技术在无人机与物联网集成中有哪些关键作用?当前我国在芯片技术与半导体产业领域存在的差距与发展路径是什么?如何定义国产芯片?基于RISC-V构建面向机器人和低空无人机等复杂应用的处理器生态面临哪些机遇和壁垒?半导体行业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台积电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如何?反无人机是蓝海吗?……
![]() | ![]() |
与会教师围绕陈教授涉猎的领域踊跃提问,问题聚焦实践应用、理论延伸等多元化方向,现场互动氛围持续升温。针对教师们提出的各类疑问,陈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经验与行业前沿动态,逐一细致解答,并就核心议题与提问教师展开深度探讨,进一步深化了交流实效,推动学术思想碰撞。
随着学术研讨的深入,交流会已接近尾声,本次交流会的顺利举办,体现了学院对高水平科研与高质量教学协同发展的高度重视。本次座谈会不仅为我院教师在物联网、芯片设计与RISC-V处理器等前沿领域的科研攻关与教学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也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擘画新路径。
学院将继续积极践行科研反哺教学、教学支撑科研的良性循环机制,组织更多高水平、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持续强化科研育人功能,为推动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