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教育集团旗下 - 厦门工学院

审核评估热词解读篇

作者:2025/04/25 05:46

1.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其中“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是我党的重大政治宣示,令人精神振奋,倍受鼓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2.以本为本

党以本科教育为高校教育的基石,以本科人才培养为高校育人的根本。坚定不移地确立本科教育的中心地位,全方位地进行理念转变、结构调整以及资源优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整体人才水平。

3.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4.“双师双能型”教师

具备“双师双能型”要求的应用型教师,即教师、工程师等资格兼具,教学能力、产学研能力兼备的教师。

5.三全育人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6.三强化

强化学生中心、强化产出导向、强化持续改进。

7.三个不合格

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是不合格的高校,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是不合格的教授,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

8.四个回归

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

9.四为服务

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0.“四有”好老师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11.四个“引路人”

四个“引路人”是指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12.四新建设

四新建设是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提出的有关新时代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打造高等教育“质量中国”的重要内容,包括“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

13.五个度

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14.五育并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培养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同向同行,同心同力,同频共振,是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养的必由路径。

15.“五自”质量文化

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

16.破五唯

五唯”指的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

破五唯”就是要求谨慎使用分数、升学、文凭、论文、帽子等评价标准,不能任意夸大,更不能够简单作为人才选拔和资源配置的唯一根据。

17.八个首先

领导注意力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师精力首先在本科集中,学校资源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学条件和教学工具首先满足本科需要,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首先在本科创新,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首先在本科显现,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首先在本科实践,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在本科确立。

18.十馆、十园、十二坊

十馆”:图书馆、音乐馆、教育博物馆、教育信息文化馆、射艺馆、科技文化馆、马拉松博物馆、工程文化馆、校史馆、体育文化馆;

十园”:至未园、卓尔园、天工园、天鹭园、百树园、同舟园、校友园、问津园、汲善园、栖仁园;

十二坊”(实践创作基地):工程技术实训操作坊、创新创业众客坊、智能制造与信息创作坊、人工智能创作坊、建筑设计创作坊、数字商管创作坊、艺术设计创作坊、工业设计创作坊、文化创意创作坊、教育文化创作坊、新质工业创作坊、非遗艺术创作坊。

19.高阶教学十六字方针

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会创造、融通运用。

20.我校教育改革目标实现“八项转变”

一是把以知识为本教育转变为以能力为本教育;

二是把灌输型教学转变为自主型学习;

三是把单向型教师转变为双师型教师;

四是把共性化教学转变为个性化教学;

五是把内卷化思维转变为批判性思维;

六是把经能型教师转变为人师型老师;

七是把学生的事务型管理转变为价值型教育;

八是把学校的行政化管理转变为企业化管理。

21.培养学生十种能力

一是人格魅力;

二是自主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是领导组织设计能力;

四是解决比较复杂问题的能力;

五是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是创新创造能力;

七是情商;

八是沟通谈判合作能力;

九是专业技术能力;

十是精细化做事执行力。


Copyright@2010 XIA ME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92-6667551
通讯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孙坂南路1251号
邮政编码:361021
厦门工学院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