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厦门工学院“数智算力港”,三块大型监控屏正实时跳动着数据曲线。网络流量、环境指标、设备状态——这些数字背后,是全校46个信息系统、300多间智慧教室和2000余路监控设备的稳定运行。
作为我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数智算力港”已建成集计算服务、数据存储、智能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中心机房,为教学、科研与管理提供强大技术支撑。整个机房总面积达到行业领先标准,划分为三大功能区域,共同构筑起智慧校园的“数字底座”。

01 智慧核心:中心操作区实时掌控全局
中心操作区是“数智算力港”的“大脑中枢”。三块大型监控屏分别呈现不同维度的运行状态,实现全天候无人化智能监控。
第一块屏幕聚焦网络态势,实时显示全校网络流量与安全状态,能够即时感知网络异常。这一系统有力保障了在线教学、办公系统的稳定畅通,即使在访问高峰时段,师生也能享受流畅的网络体验。
第二块屏幕监控机房环境参数,包括温湿度、电力负载、UPS运行等关键指标。通过精密空调系统与智能电控,机房实现恒温恒湿与用电的科学管理,确保设备始终在最佳环境中运行。
第三块屏幕则展示设备资产与运行状态。目前机房共有43个机柜,依功能分为四大区域:算力服务区支持AI训练、仿真模拟等科研需求;业务系统区承载全校的信息系统;智慧教室区支持300多间智慧教室的音视频与交互服务;监控设备区保障2000余路监控设备稳定运行。
据统计,整个机房共部署服务器约300台,提供超过2000G的算力支持,全面覆盖教学、科研与管理需求。

02 绿色创新:模组化机房实现高效节能
“数智算力港”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模组化机房解决方案,相比传统机房节能可达30%以上。
这一区域具备智能制冷、动态调优、模块化扩容等特点,能够实时侦测设备运行状态,实现高效、绿色、安全的运行管理。模组化设计使得未来扩容更为便捷,可根据学校发展需求灵活调整,代表了学校在基础设施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先进理念。

03 基建匠心:高标准基础设施保障可靠运行
参观过道采用透明地板设计,直观展示机房的高标准基础工程。防雷接地系统、防水与 Flooding 预防机制、科学规范的线缆布局,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对可靠性的高度重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机房实施强弱电分离、光纤主干冗余等高标准建设规范,确保信号传输高效稳定,为全校数字化应用提供坚实基础。

随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数智算力港”已成为我校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建设智慧校园、赋能科研创新的重要基石。未来,这里还将持续扩展,为师生提供更强大的数字支撑。
透过玻璃幕墙,服务器阵列的指示灯规律闪烁,这座“数字堡垒”正默默支撑着校园的每一次在线课堂、每一份科研数据、每一次智慧交互,推动厦门工学院向更高水平的数字化、智能化未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