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机械学科科研创新、赋能柔性制造装备集成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同时深化机械硕士点培育工作,近日在明德516会议室召开科研骨干座谈会。学院贾继德院长、高丽贞执行院长、蔡胜年副院长出席、学院科研骨干及新引进博士参会,会议由李春辉副院长主持。围绕“科研方向凝练、平台资源整合、硕士点学科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一、明确方向:李春辉副院长解读硕士点与重点实验室研究布局
会上,李春辉副院长首先围绕“硕士点培育核心方向”与“柔性制造重点实验室科研定位”进行专题分享。她结合福建省学位委员会发布的《2025-2029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培育项目名单》,详细解读了厦门工学院机械学科作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培育学科的三大研究领域:先进设计与制造、先进机电与控制、先进材料制备与检测,并依托柔性制造装备集成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平台,明确了“制造产线智能设计与优化”“状态监测与智能诊断”“智能化材料设计、制备与应用”三个重点研究方向,为科研骨干的课题方向选择与团队协作提供了清晰指引。

二、交流碰撞:科研骨干与新引进博士共话学科发展
在交流研讨环节,学院科研骨干与新引进博士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围绕“多学科交叉融合”展开深入探讨。既有教师分享“高效精密加工装备及产线设计”、“5G通信技术赋能智能物流”方面的现有成果;又有新引进博士介绍“新材料制备工艺赋能智造产线优化”、“新材料研发赋能高端传感器开发”等等。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需打破学科壁垒,在“智能装备及产线设计”“新材料研发及制备工艺优化”“产线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等领域形成优势互补,为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明确了合作方向。
三、部署攻坚:贾继德院长强调团队建设与项目申报重点
会议最后,贾继德院长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此次座谈会是学院“凝聚科研力量、备战项目申报”的关键举措,需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加速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以硕士点研究方向为框架,结合科研骨干与新引进博士的研究特长,成立专项科研团队,推动资源共享与协同攻关,确保团队研究方向聚焦、优势突出;
二是全力备战各级科研项目申报,针对2025年正在申报的省市科技计划项目,需细化申报材料,突出“产学研融合”与“产业需求导向”;同时提前谋划2026年度重大研发项目,围绕“柔性制造装备国产化”“绿色制造技术创新”等重点领域,梳理核心技术痛点,形成高质量申报方案,力争在项目数量与级别上实现突破。
贾继德院长强调,学院将为科研团队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科研经费配套、实验平台升级、校企合作对接等,希望全体参会人员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凝心聚力、协同创新,为学院科研工作提质增效与硕士点建设贡献力量。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不仅明确了学院科研发展的重点方向与实施路径,更搭建了科研骨干与新引进博士的交流合作平台,为后续跨学科团队组建与项目申报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科研创新体系建设,以高水平科研成果助力福建省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李春辉
二审:沈 杨
终审:贾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