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教育与艺术传媒学院讲座回顾 | 曹三省——人本元创,新质传播: 人工智能驱动文化科技融合与传播创新

发布者:周珏发布时间:2025-10-30浏览次数:10


10月28日15:00-16:00,厦门工学院博雅教育与艺术传媒学院第24期学术讲座在工程坊404顺利举办。本次讲座以“人本元创,新质传播:人工智能驱动文化科技融合与传播创新“为主题,特邀中国传媒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专职副学部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曹三省教授主讲。福建日报社厦门记者站副站长游笑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厦门记者站副站长叶茂受邀出席,学校各专业师生代表到场聆听,共同探索AI时代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作为我国网络与新媒体领域知名专家,曹三省教授长期深耕智能媒体与全媒体、科技传播与网络文化研究,曾获“中国新媒体十大风云人物”等荣誉。讲座中,他以国家战略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文化科技融合的政策脉络与发展方向。他指出,新时代数字媒体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的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为根本遵循,在数字中国宏观视阈下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化产业集群”的战略方向上,依托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与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的先进产业体系,其主要模式涵盖数字文化、数字内容贸易、全媒体运营与营销、数字教育与科学传播等领域,为文化科技融合提供了清晰的实践框架。

在核心内容分享环节,曹三省教授围绕“国家战略视野下的文化科技融合”“人本元创:人与A 协作范式下的文化内容创造”“新质传播:文化传播创新及其赋能”三大板块展开深入讲解。他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推动文化传播变革的关键力量。同时,他提出“人本元创(HGC)”理念,指出在AIGC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需重视人类创造力与AI技术的协同共生,通过“AI手作”“人机协作”等模式,实现文化内容的高质量创新。

为让师生更直观理解理论应用,讲座设置了AI手作工坊互动教学环节。曹三省教授团队以微短剧创作、AI航拍、电影画面生成、数字出演等实训案例,演示了如何运用DeepSeeK等国产AIGC 平台,将文化元素与AI技术深度结合。针对文科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他还特别分享“文科生AI突围指南”,建议同学们以在地文化为灵感,走“文化底蕴+科技素养”的跨界发展路径,通过AI技术还原闽南文化场景、开发双语文化IP,为在场同学提供了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的新思路。

讲座尾声,曹三省教授以“给智慧以足够的信心、给创新以合理的路径、给未来以充分的诚意”寄语在场师生,勉励大家在技术变革浪潮中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智慧,坚持守正创新,脚踏实地探索文化科技融合的实践路径。现场师生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性,不仅深化了对人工智能驱动文化传播创新的理解,更为今后的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启示。

据悉,本次讲座是厦门工学院博雅教育与传媒学院推进学科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邀请更多学者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师生搭建优质学习平台,助力数字时代文化传播人才培养。




图文|顾留章、杨淼

排版|李思瑀

审核|王凯、顾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