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丨非遗创艺社开展传统灯笼文化工艺制作活动

发布者:董鹏发布时间:2025-10-22浏览次数:13

非遗创艺社

——传统灯笼文化工艺制作


在时光的长河中,传统灯笼始终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它不仅是照明的工具,更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美好的情感寄托。

1

灯笼:历史与文化的光影交织


灯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最初主要用于宫廷和寺庙,象征着权贵与神圣。随着时间的推移,灯笼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在节庆、婚丧等各种场合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传统节日里,灯笼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春节时,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寓意着驱邪避灾、迎接福气,为新年增添喜庆氛围;元宵节,各式各样的花灯争奇斗艳,猜灯谜活动更是充满趣味,成为人们欢聚一堂、增进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

从文化寓意来看,灯笼常常代表着团圆。一家人围绕着温暖的灯笼,共享天伦之乐,那柔和的灯光仿佛将亲情紧紧凝聚。同时,灯笼也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在黑暗中为人们指引方向,给予心灵慰藉。

2

手工灯笼制作:传承与创新的邂逅


传统灯笼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制作工艺往往复杂精细,令不少想要体验的人望而却步。而这次的灯笼课程,采用了简化的工艺,却让传统灯笼文化以更轻松、更易亲近的方式走进大家的生活。

课程里,制作灯笼的步骤被精心优化。不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钻研复杂的榫卯结构,也无需为烦琐的裱糊工序而苦恼。简单的木质框架,搭配上容易操作的粘贴、装饰环节,让学生能快速上手。就像大家看到的这些可爱兔子造型灯笼,从框架组装到纸张粘贴,再到绒球、流苏等装饰点缀,每一步都清晰明了,即使是手工 “小白”,也能在老师的指导和与伙伴的协作下,顺利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

在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同学们纷纷投入制作。有的同学专注地拼接木质框架,手指小心对准卡槽,神情十分认真;有的同学仔细挑选宣纸,将带有精致花纹的纸张小心翼翼地粘贴在框架上,动作透着细致;还有的同学在制作过程中相互交流,分享各自的想法与创意。在大家的努力下,一个个兔子灯笼从零散部件逐渐变成模样可爱、充满创意的作品,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这种简化并非对传统的舍弃,而是一种创新的传承。它保留了传统灯笼的核心元素与文化寓意,比如兔子造型蕴含着对美好、吉祥的期许,灯笼本身象征的光明与团圆等。同时,降低了参与门槛,让更多人有机会亲手触摸、感受传统工艺,在轻松愉快的制作过程中,了解灯笼文化的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为传统灯笼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开辟了一条更便捷的道路。


3

点亮灯笼,照亮文化传承之路


图片

当一盏盏手工灯笼被点亮,柔和的光芒在室内弥漫开来,那一刻,仿佛点亮的不仅是灯笼,更是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心。

通过这次手工制作活动,我们不仅体验到了动手的乐趣,更深入了解了传统灯笼文化的深厚内涵。在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让照明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但传统灯笼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却无可替代。


寄语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喜爱传统灯笼文化,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未来,我们还将举办更多类似的文化活动,期待与大家一同探寻更多传统文化的宝藏,让古老的文化在我们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快来加入我们,一起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与现代在创意中完美融合,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文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