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林,男,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AI教学部主任
196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硕士和博士均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博士专业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先后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邮电大学校级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以及西安理工大学学术带头人。
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复杂网络等,已培养研究生180余名。以第一作者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部;作为主编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教材一部;共发表包括高被引论文在内的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软件著作权3项。主持省级重点产业链项目;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曾获厦门工学院优秀教师等奖项。
邓莹,女,副教授,AI教学部副主任兼AI课程教研组主任
毕业于厦门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工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图像处理、数据挖掘等。福建省省级线下一流课程《算法设计》课程负责人,主持福建省中青年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1项、省级教学改革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中文核心期刊收录,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主编和参编教材9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入选2018年福建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获得厦门工学院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多次获得厦门工学院优秀教师、爱生育人先进工作者等奖项。指导学生参加软件设计类竞赛获省级二、三等奖。
陈翔,高级工程师,教育信息化运营部总监。
厦门大学MBA硕士,国防科大软件工程硕士、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PMP(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CISA(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多年上市公司技术管理经验,十年自主创业经验;精通大型企业技术管理、大项目管理、PMO流程建设、战略规划、技术规划、系统架构;熟悉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AI大模型、图像音频算法;具有丰富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落地经验,在智慧教育、智慧园区、智慧家居的具体场景上有AI技术商品化经验。
陈昭宏,男,管理科学博士,厦门工学院AI教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
台湾公立清华大学数学系学士、美国伊利诺伊州布莱德雷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美国奥克拉何马州立大学电机与计算机科学博士班研读,美国纽约Polytech University 科技管理硕士班(EMBA) 研读,台湾公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福建省高层次B类人才,留美(加)海归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T(Operation Technology)/公司治理与策略规划专业。高级知识图谱工程师,高级人工智能工程师,大数据技术工程师,企业电子化规划师(一级),资讯管理(应用)专业人员。曾在两岸高校(如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 、闽南师范大学…)、政府研究单位(如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 台湾政府芯片设计中心)及跨国大企业(如富士康科技集团、日月光半导体、DHL、Formosa Plastics Corporation, USA、…)任职过。专长为模式辨识、智能制造、知识图谱、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企业信息化(ERP/MES/PLM/PDM/BI/EC/CIM/SFC/SPC/SCM/APS/FA)、计算机视觉、芯片测试与封装、公司治理与策略规划、企业流程分析与改善、物流及仓储系统规划与设计、智慧水务、数据中心规划与建置、项目管理等。担任多家期刊论文审稿委员,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发表过一些SCI/EI期刊论文及国际会议论文共43篇,项目计划案主持人及国际研讨会演讲嘉宾。
王飞帆,男,工学博士,副教授。
198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2010年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获得电子信息工程学士学位,2013年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获得系统科学硕士学位,2018年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博士后加入静息态MRI创始人Biswal教授团队从事AI医疗影像分析相关工作。具有多年AI+医疗等行业研发经验,曾主持/参与多款产品研发、上线。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复杂网络社区结构分析、脑肿瘤分割、冠脉三维重建、药品识别检测。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顶会论文1篇,EI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以第一作者公开发明专利9项,授权2项;曾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郑俊杰,男,工学硕士,AI教学部教师兼行政。
1999年11月出生,毕业于福建理工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工学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大语言模型。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篇,均被SCI、中文核心期刊收录,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