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教育集团旗下 - 厦门工学院
艺术文化实践
您现在的位置: 厦门工学院 >> 国学院 >> 国学教学 >> 艺术文化实践 >> 正文
陈远:书法艺术临创的门径
2025/3/28   浏览次数:78

 

 

 

2025年3月28日下午,厦门工学院国学院在工程坊404成功举办了艺术文化实践系列讲座之“书法艺术临创的门径”。本次讲座特邀著名书法家陈远老师担任主讲嘉宾,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艺术魅力的文化盛宴。

 

 

 

 

陈远老师是天赋与学问兼备型的学者,早年师事著名学者王卉、潘主兰、钱君匋先生,是潘主兰、钱君匋先生的入室弟子。曾担任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为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师、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他在书法创作与研究领域造诣深厚,成果丰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展览并获奖,在书法教育方面也拥有丰富的经验。  

 

 

 

讲座中,陈远老师为师生们提供自己创作的楷、行、草、隶、篆的精品现身说法,引导同学们思考学习书法的路径问题。陈老师首先提供了两条路径,一是一门深入地学习一家,就像今人学颜真卿、黄山谷、何绍基而名世;二是以自己的性情与审美取向为立足点,熔冶众长,而成一家之体。陈老师表示后者更难,从书法史的角度看,意义更大。

 

陈老师一边带领大家走进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精品,一边传授自己研习书法过程的经验与思考。他比喻欣赏书法就像情人眼里出西施,如果你遇到喜欢的书法可能就是好书法。他又以好的书法可分为“小家碧玉”与“大家闺秀”之别,以启发学生在选择法帖时,可以兼顾书法存在品格、气度的高下之别。要而言之,好的书法具有以下四要点:(1)贯气;(2)线质好,线条具有弹性;(3) 布白美;(4)神韵美。亦可以笔法、字法、章法、节奏作为评判好书法的四要素。

 

接着陈老师分别以史上的大家苏轼、黄山谷、米芾、董其昌、王铎、傅山的笔法、字法、章法、节奏现象重点解释了贯气的问题;以王铎与傅山字法、笔法、章法的比较,何绍基的临古、吴昌硕的运墨等特殊现象解释了明清书法的神韵;以当代已故福州书法三大家沈觐寿、潘主兰、谢义耕老先生为例,解释了书法运笔的特殊性与统一性问题。并分享了书法运墨与养气的问题;礼学传统在书法落款中的应用等。

 

 

 

 

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陈老师就书法实践过程中的审美取向也给师生们以重要的启示。并且以当代书法为例,对当代书法的审美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现场师生纷纷表示此次讲座是一次高规格、高品质的学术讲座。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陈远老师一一回应,并耐心指导同学们的作品。

 

 

 

 

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与会师生对书法艺术的认知,也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厦门工学院国学院未来将继续推出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助力博雅教育的推进。

 

 

 

 

 

 

 

 

 

厦门工学院 - 国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www.xit.edu.cn 闽ICP备12018893号-2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0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