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以学为壤,以行作帆——刘滢瑜的职场探索征程

发布者:张付新发布时间:2025-08-18浏览次数:13

校友故事|以学为壤,以行作帆——刘滢瑜的职场探索征程

校友故事


以学为壤,以行作帆

刘滢瑜的职场探索征程

#12

●●●



校友介绍



图片

姓名:刘滢瑜

年级专业:18级广告学

就业单位:厦门棉护星卫生护理有限公司



校友 · 事迹

刘滢瑜在母校的日子,为自己的成长埋下了诸多种子。郑国建老师的法学概论课让她记忆犹新,老师风趣的课堂风格和对她粗糙论文的耐心批改,不仅让她感受到法律的严谨,更改变了她的学习方式——从随性变得注重细节与严谨,这种转变深刻影响着她后来的学习和工作。

图片


一次小组作业成为她思维方式的转折点。原本习惯“孤狼式”作战的她,在参与拍摄小组作业时,真切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她意识到,一条片子的成功离不开每个组员的配合与团队的向心力,这一认知为她日后在工作中带领团队打下了坚实基础。

心理话剧大赛则让她在性格与能力上收获颇丰。为了更好地呈现作品,她深入研究心理学知识,不仅学会了换位思考和与人沟通的技巧,还成功引导对作品人物不理解甚至出言不逊的组员学会尊重角色,最终顺利完成演出。图书馆夹层自习室是她最怀念的地方,那里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她至今向往,而毕业照则成为她大学时光的象征,标志着步入社会的起点。


图片


毕业后,刘滢瑜的职场之路丰富而多元。从惠安县社会工作总站、人才创享中心的政务新媒体宣传,到高德云图的本地生活业务拓展、腾讯云的产品销售,再到如今厦门棉护星卫生护理有限公司的营销策划,她在不同领域不断探索。

校园里的积累在职场中逐渐生根发芽。第一份政务新媒体宣传工作,就让她在学校学到的新媒体知识有了用武之地;职场汇报时,涉及传播的专业内容,她能以专业视角给出见解,这都得益于当年在学校的认真学习;团队合作的经验让她在带领团队时得心应手,沟通技巧则助力她与同事、客户顺畅打交道。

图片

回顾成长历程,厦门工学院校训“明志博学修身力行”一直激励着刘滢瑜不断精进。对于在校生,她真诚建议“去大厂实习”,因为实践能让人快速成长。在她看来,校友情谊是一种特殊的缘分,毕业后在职场上遇到同校学长,瞬间拉近了距离,让工作配合更加顺畅。

若用一道“母校招牌菜”比喻自己的人生,她选择清汤粉——看似寡淡,实则美味,如同她的经历,于平凡中蕴含着别样的精彩。她认为,每个校友都是母校这部“电影”的编剧,用各自的故事拼凑出厦门工学院的精彩篇章。

图片



刘滢瑜从校园里埋下的严谨、协作与沟通的种子,到职场中在多元领域扎根生长。踏实积累每一份学识,珍惜每一次团队历练,勇于在实践中探索,平凡的脚步也能走出精彩的轨迹。在校生而言,不妨像她建议的那样,抓住大厂实习等实践机会,让校园里的沉淀在历练中快速成长;而团队协作的力量、换位思考的智慧,更是无论何时都能受用的法宝。愿每一位追梦人都能带着校园里的初心与力量,在人生的赛道上稳步前行,于探索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绚丽之花,书写出独一份的精彩篇章!


To be continued...

●●●


往期

回顾

#01. 校友故事|高山村的“归巢人”,杨梅香的山乡逐梦

#02.校友故事|梦想照进现实,何俊贤的创业征程

#03.校友故事|立足专业,黄家宝的编程技术与教育征程

#04.校友故事|以校园为基筑职场高峰,赵雅婷的职场奋进路

#05.校友故事|扎根港口行业,陈洋的成长历程

#06.校友故事|扎根雪域高原,林海滔的创业征程

#07.校友故事|从学霸到创业者,郑紫嫣的电商征途

#08.校友故事|教育梦,林凡淇的人民教师传承之路

#09.校友故事|从校园到职场:陈俊娜的多元成长之路

#10.校友故事|深植乡土,向阳而生 ——广告学子李林静的融媒体成长之路

#11.校友故事|研学为阶,跨界而进——刘凯煌在异国讲台的成长轨迹

—END—


排版:黄棋

初审:张付新

复审:张伟清

终审:陈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