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型人才培养之必需。
为持续推动我国高校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教育,深入交流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和课程教学经验,定于2025年7月份组织召开第十二届全国高校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研讨会。
一、会议主题
批判性思维教育与学科融合的多元路径
二、主要议题
1.批判性思维的实践与应用
2.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3.批判性思维科技创新与AI技术应用
4.批判性思维教育与学科融合的高阶教育路径
5.批判性思维教学与创新教育案例分享
(备注:相关议题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议题。)
三、参会人员
高等学校批判性思维教育研究人员,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有意向在教学中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各学科专任教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
四、会议报告
本次会议鼓励参会人员作会议专题报告。参会人员希望安排会议报告的,请在回执中选择相应选项,并提供报告题目和相关内容(全文、摘要或PPT),以便组委会组织专家评议和拟定会议日程。
五、学术年会论文征集
1.提交稿件为论文全文、PPT或论文提要(论文格式见附件),请在文末注明作者简介、通讯地址、手机号码及电子邮箱)。
2.组委会将对论文进行筛选,择优编印论文集及安排会议发言。
六、会务事项
1.会议日期:2025年7月11日至13日,3天;7月11日报到。
2.会议地点:厦门工学院
3.活动日程详见会议手册
4.参会费用:会务费1100元/人,同时参加培训班的学员会务费500元/人。交通费、住宿费、餐费自理。
5.回执发送与期限:请有意参会者于6月10日前,扫描本通知所附二维码填写参会回执并提交论文材料(文件名格式:单位+姓名+报告题目)。会务组收到回执后将确定报告.主题及人员名单并统一发送通知。纸质版会议通知可在会议期间领取。
会务邮箱:qulimin@xit.edu.cn
6.会务组联系人:
瞿丽闵:18150161772 李铭佳:15280829371
瞿文祺:19903631755
联系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孙版南路1251号,邮编:361021
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分指导委员会(筹)
厦门工学院
承办单位:厦门工学院博雅教育与艺术传媒学院
协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教育与
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
厦门工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2025年3月20日
附件:论文投稿要求
1. 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个汉字,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
2. 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200-3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5号宋体。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图表应简洁、明了,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
10.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
11.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12.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供稿: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