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 展演 · 特色活动
展演资讯
博雅教育与艺术传媒学院课程展演(059)| “高阶教学”试点课程《视唱练耳》线上展演
作者:学院办公室   文章来源:博雅教育与艺术传媒学院  点击数:11  更新日期:2025/06/12 18:45:54



“视唱练耳”(三)(四)是我校“高阶教学”试点课程之一,由博雅教育与艺术传媒学院音乐表演教研室的孔令伟老师担任授课教师。

该课程以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单声部视唱》(下)为教材,以《法国视唱》为拓展,同时结合了《节奏训练》、《二声部视唱》、《三声部视唱》等多方面内容,对23级音乐表演1、2班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专项训练。教师根据教材科学地布置教学内容,灵活地组织课堂,极大地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基本音乐能力都有了全方位的提升,为我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器乐、合唱与合唱指挥等多门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下为部分同学线上展演内容:


一、展演内容


1.自弹自唱

林诗琪 第66条


2. 单声部视唱

(1)林诗琪 第11条

(2)卢芮宇 第16条

(3)饶博文 第32条

(4)林俞涵 第2条

(5)王蓝域 第9条


3.二声部节奏

(1)林诗琪 第112条

(2)卢芮宇 第222条

(3)林书妍 第132条

(4)王蓝域 第224条

(5)胡菡婷 第34条


4.二声部视唱

第120条

女高音:林诗琪

男低音:饶博文


5.三声部视唱

(1)三声部视唱第1条:

女高音:林诗琪、卢芮宇、童谣

女中音:林书妍、林俞涵、王蓝域

男低音:饶博文

(2)三声部视唱第7条

女高音:林诗琪、卢芮宇、童谣

女中音:林书妍、林俞涵、王蓝域

男/女低音:饶博文、郭怡杉

(3)三声部视唱第17条

女高音:林诗琪、卢芮宇、童谣

女中音:林书妍、林俞涵、王蓝域

男低音:饶博文


二、学生感言


1.林诗琪 23级音乐表演二班

在视唱练耳课程中,法国视唱、单声部至三声部视唱教材,搭配节奏训练书籍,构成了系统化的学习体系,让我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视唱练耳的课堂,不仅强化了我的专业技能,更让我懂得如何用耳朵聆听音乐的层次。法国视唱中复杂的调式变化,多声部视唱里交织的旋律线条和节奏训练书中多样的节奏组合,通过孔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反复练习,让我逐步掌握了学习方法,受益匪浅。


2.卢芮宇 23级音乐表演二班

视唱学习让我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视唱,我能够更加细致地分析作品的旋律走向、节奏特点和和声结构,从而更好地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视唱学习也锻炼了我的专注力和记忆力这种能力不仅在音乐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我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又乐趣无穷的过程。它不仅提高了我的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还让我收获了坚持、专注和对音乐更深沉的热爱。


3.童谣 23级音乐表演二班

我在学习孔老师的视唱课中收获颇丰。上课期间,老师细致讲解节奏、音准知识,通过大量练习,在大学期间我变得能更准确地把握旋律走向。小组协作视唱时,与同学磨合配合,也提升了我的团队意识。这门课不仅让我掌握了实用的音乐技能,还培养了对音乐的感知力,让我在音符的世界里,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与无限乐趣。


4.胡菡婷 23级音乐表演二班

学习视唱练耳的过程,是一场探索音乐奥秘的奇妙旅程。起初,面对复杂的节奏和多变的音高,常常感到困惑。但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了其中规律。跟着节拍器打节奏,用钢琴校准音高,每天坚持练习,耳朵对音准和节奏的敏感度不断提升。视唱练耳不仅让我能更准确地识谱,还让我对音乐的理解更深刻。现在,听到旋律就能下意识分析节奏和音程,这种进步带来的成就感,激励我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5.林书妍 23级音乐表演二班

这次我唱的视唱是三声部的,这需要我们三个人共同配合唱不同的声部,不能只靠我们自己唱还要用耳朵去倾听其他两个声部,在自己不被其他两个声部带跑的前提下唱好自己的声部。这也是需要我们对视唱的熟练度,我们三个声部成员之间默契的配合。


6.王雨 23级音乐表演一班

学习单声部视唱到多声部视唱,是从“独行”到“协奏”的蜕变。初学时,单声部视唱让我掌握音准与节奏基础,反复练习形成基本乐感。进阶到双声部,耳朵需同时捕捉两条旋律线,常因顾此失彼而混乱。通过分声部拆解、交替练习,逐渐培养出多线思维。挑战三声部视唱时,立体的和声结构带来更大难度,我尝试用手势辅助区分声部,先跟唱主旋律,再叠加其他声部。如今,我不仅能精准驾驭复杂谱面,更深刻体会到多声部音乐的层次魅力,每一次练习都是对听觉与思维的双重淬炼。


7.饶博文 23级音乐表演一班

在2024到2025年第二学期马上就要过去的现在,我即将第四次从孔老师的视唱练耳课堂里离开。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孔老师就跟我们讲过:作为一名音乐生,视唱练耳的学习程度决定了我们专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我怀着诚挚的热情跟随孔老师学习视唱,从刚开始最简单的单声部视唱到法国视唱孔老师对课程的研发和革新大大的提升了我们学习效率。从二声部视唱到三声部视唱,孔老师不断的以严谨的艺术要求和诙谐的课堂氛围推动我们慢慢进步。未来,我必将继续怀着对艺术事业的热诚和敬畏继续向孔老师学习。


8.郭怡杉 23级音乐表演一班

以前觉得视唱就是唱谱子,学了才发现里面藏着大乾坤!从单音模唱到复杂的旋律组合,从容易混淆的附点节奏到变化多端的临时升降号。视唱不仅让我提升了音乐能力,更让我明白,遇到困难别放弃,视唱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探索音乐世界的新大门,也让我对音乐学习充满热情!努力终会有收获。


9.王蓝域 23级音乐表演一班

学习视唱练耳,我从最初对音准节奏的迷茫,到能够较为准确模唱、识谱,进步显著。老师耐心指导,通过练习,我的听力与节奏感不断提升。这门课不仅培养了音乐感知力,也让我更懂得倾听,对音乐学习有了更深的热爱与理解。


教师简介


孔令伟,作曲家,现任厦门工学院博雅教育与艺术传媒学院教师,兼任厦门市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作曲;曾入选“福州市青年艺术家计划”。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师从我国著名作曲家朱广庆学习传统作曲;后师从我国著名作曲家王西麟学习现代作曲;2010年至今,随著名指挥家郑小瑛教授学习歌剧,参与制作了十几部外经典歌剧名作。

他创作主要作品有,钢琴独奏《松吟组曲》;钢琴三重奏《春愁》《秋絮》;混声室内合唱李叔同诗词二首《早秋》《春游》;取材于《诗经》的男声合唱《黄鸟》《大叔于田》;弦乐作品有《弦乐叙事三部曲》、《无常·死·女吊》(取材于鲁迅同名文学作品);管弦乐作品《民歌五首》、多乐章交响散文诗《<野草>选章——读鲁迅同名文学作品》;2025起年自任编剧、作曲的歌剧《阿Q正传》(改编自鲁迅同名中篇小说)。此外,他在《音乐周报》《厦门日报》《中国文化报》《黄河之声》《当代音乐》《歌剧》《人民音乐》期刊杂志发表多篇报道、论文及音乐评论文章。






供稿|林诗琪

排版|杨淼

审核|王凯、孙劝劝





厦门工学院 - 博雅教育与艺术传媒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www.xit.edu.cn 闽ICP备12018893号-2 闽公网安备35021102000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