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云明,男,南京大学文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后。现为厦门工学院博雅教育与艺术传媒学院学术副院长、特聘教授,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新闻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教授。2015年入选由教育部和中宣部联合颁发的高等学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曾任中央财经大学新闻系主任近20年。
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专业委员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经济传媒协会特邀常务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新闻舆论监督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理事,北京市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委员会委员。
曾在湖南日报、湖南经济电视台、湖南卫视、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CCTV科教频道、中国企业报等媒体机构从事采编、策划工作。
截至2025年3月,共发表学术论文144篇,出版著作50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课题2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课题1项,其他省部级等科研课题24项。
学历情况:
1983.9-1986.6 湖南湘潭师范学院中文系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
1991.9-1993.6 湖南教育学院中文系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1993.9-1996.6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
2000.9-2003.6南京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传媒与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
2003.12-2008.8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职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传媒与文学)专业研究工作,获文学博士后。
工作经历:
1986.7-1991.8 湖南省茶陵县第一中学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
1996.7-2000.8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从事新闻传播学教学科研工作;
2003.7-2024.11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新闻系新闻传播学教学科研工作;
2024.7-2025.1 广东白云学院传媒学院特聘教授;
2025.1-现在 厦门工学院博雅教育与艺术传媒学院特聘教授。
获奖经历:
1.2022年,《新媒体助力三农经济》项目入选2022年度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库;
2.2021年,《思政教育与新闻专业教育无缝对接》项目获2021年度中央财经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3.2020年,论文《经济新闻如何创新》获得中国写作学会成立40周年40篇优秀论文奖,中国写作学会颁发;
4.2015年4月,获中国传媒大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等十所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组委会授予“中国传媒大会杰出贡献人物”荣誉称号;
5.2011年1月,获中国传媒大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等十所新闻传播学院主办)颁发“金长城传媒奖•2010年中国传媒学术贡献奖”;
6.2010年4月,获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等颁发“视觉先锋•映像大理”全国媒体现场摄影大赛三等奖;
7.2009年12月,专著《二十世纪影响中国的媒体》获北京市写作学会第七届写作文化节作品评比一等奖;
8.2007年10月,教材《传媒经营管理新论》获北京市写作学会第六届写作文化节作品评比一等奖。
研究方向:
网络与新媒体,舆论传播,传媒经营与管理,新闻编辑学,财经新闻。
承担课程:
《新闻学概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新闻编辑学》、《舆论传播学》。
学术成果:
(一)主要论文
1《改革方向、传播创新与内容出圈:2015年传媒业发展九大前瞻》,《融媒前沿》2025年第1期;
2.《高质量文化供给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人民论坛》2024年12月(上);
3.《传播新质生产力理念,需做到五个“用好”》,《新闻战线》2024年3月(下);
4.《媒体融合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六“度”策略》,《新闻战线》2023年7月(下);
5.《中国财经媒体的发展困境与突围路径》,《青年记者》2023年6月 (上);
6.《我国财经媒体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青年记者》2022年5月(上);
7.《新形势宣传工作要用好五种“思维”》,《新闻战线》2021年12月;
8.《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选择研究——以湖南株洲地区为例》,《中国出版》2021年第4期;
9.《网络用户低龄化及网络文化低幼化趋势研判》,《人民论坛》2020年8月(上);
10.《2020年媒体发展态势前瞻》,《青年记者》2020年第1期;
11.《碎片化时代呼唤“高质量阅读”》,《人民论坛》2019年7月(下);
12.《2019我国媒体发展态势前瞻》,《青年记者》2019年1月(上);
13.《引导“手机族群”趋利避害》,《人民论坛》2018年10月(上);
14.《文化精品需要理性与内容的双重回归》,《人民论坛》2018年2月(下);
15.《“新时代”背景下2018媒体发展前瞻》,《青年记者》2018年1月(上);
16.《矩阵协同式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中国出版》2017年8月(下);
17.《房价过快上涨,政府到底是否作为?》,《全球商业经典》2016年第11期;
18.《文化传媒投资迎来历史发展新机遇》,《传媒》2016年11月(上);
19.《也说分享经济的崛起之势——网约车合法化引起的思考》,《全球商业经典》2016年第9期;
20.《互联网如何给“易物”插上翅膀》,《全球商业经典》2016年第8期;
21.《迈向网络内容建设专业化之路》,《人民论坛》2016年第7期;
22.《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节目的市场化探索——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王冠红人馆>为例》,《中国广播》2016年第1期;
23.《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青年记者》2015年11月(下);
24.《“互联网+”时代传媒转型的基本逻辑》,《首都新闻出版》2015年第5期;
25.《网络金融的舆情引导策略》,《重庆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
26.《传统媒体人经商,该有什么心态》,《青年记者》2014年11月(下);
27.《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新闻出版业的融资模式》,《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28.《商业化媒体急需道德规范》,《青年记者》2012年8月(下);
29.《我国报刊退出实践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30.《消除偏见和误解 改善国企舆论环境》,《中国记者》2011年第12期;
31.《文化类期刊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就报道》,《中国期刊年鉴》(2010年卷);
32.《科技类期刊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就报道》,《中国期刊年鉴》(2010年卷);
33.《“公民新闻”时代网络编辑面临的挑战》,《青年记者》2010年11月下;
34.《市场语境下中国传媒公共政策定位分析》,《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10期;
35.《课题申报材料撰写要点》《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10期;
36.《盛大文学的运营模式》,《网络传播》,2010年第7期;
37.《中国女性题材电影的主题变迁》,《当代传播》2010年第4期;
38.《金融危机背景下报业生存的路径选择》,《新闻研究导刊》2010年第4期;
39.《明星制:开启电视品牌的一把金钥匙》,《中国广播影视》2010年7月(下);
40.《批评性通报写作的要点及禁忌》,《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6期;
41.《新闻人如何对待种种“恐慌”》,《青年记者》2010年6月(下);
42.《中国期刊与3·14拉萨暴力事件报道》,《中国期刊年鉴》(2009年卷)
43.《中国期刊与2008南方冰雪灾害报道》,《中国期刊年鉴》(2009年卷)
44.《网络编辑:引领新媒体大发展》,《网络传播》2010年第3期;
45.《经济新闻写作如何创新》,《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10期;
46.《借助角度写独家》,《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9期;
47.《论传媒市场化境中的报刊退出机制》,《当代传播》2009年第5期;
48.《亚马逊电子书经营模式分析》,《出版发行研究》2009年第6期;
49.《浅议西方新闻监管体系》,《中国出版》2009年第6期;
50.《消息写作如何“用事实说话”?》,《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6期;
51.《我国传媒经济地域差异分析》,《经济地理》2009年第3期;
52.《博客写作特点浅析》,《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1期;
53.《凭什么做网络编辑?》,《网络传播》2009年第1期;
54.《应重视传媒经济地理谱系研究》,《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7期;
55.《透视民营制作机构》,《中国广播影视》2008年5月(下);
56.《实施网络编辑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编辑》2008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出版工作》,2008年第11期全文转载);
57.《关于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的思考》,《当代电视》2008年第3期;
58.《“有限政府”与信息公开》,《新闻界》2007年第6期;
59.《民生新闻的两次提升》,《当代传播》2007年第4期;
60.《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传媒退出机制》,《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3期;
61.《“天下故事”:中国现代版的一千零一夜》,《西部电视》2007年第1期;
62.《试论我国报刊退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新闻界》2007年第1期(该文收入《中国新闻年鉴2008》,同时以《我国报刊退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为题在《新闻战线》2007年第5期转载);
63.《四川卫视“天下故事”栏目带的价值》,《中国广告》2007年第1期;
64.《给“经济时评软化”支招》,《新闻界》2006年第5期;
64.《以<大长今>为例解读“韩剧热”》,《当代电视》2006年第5期;
65.《试论我国传媒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新闻界》2006年第4期;
66.《论媒体信用体系管理模式》,《当代传播》2006年第3期;
67.《民生新闻:中国电视节目的“本土化”追求》,《当代传播》2006年第2期;
68.《做出节目的“民间”意蕴》,《中国广播影视》2005年12月号上半月版;
69.《起伏中的维旺迪环球》,《中国广播影视》2004年7月号下半月版;
70.《维亚康姆:传媒产业巨无霸》,《中国广播影视》2004年5月(下);
71.《热症与困惑——论当前高校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年第4期;
72.《当前网络侵权的原因透视和对策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73.《收费电视离我们有多远》,《新闻界》2003年第2期;
74.《看不看,随你?—电视节目与广告编排刍议》,《视听界》2002年第5期;
75.《言简与意简》,《新闻天地》2002年第6期;
76.《浅谈报纸副刊与现代文学的整合》,《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第2期;
77.《关于开办国际新闻频道的思考》,《中国广播影视》2002年第8期(2002年7月11日《文艺报》部分转载);
78.《对电视益智节目的思考》,《声屏世界》2002年第4期;
79.《刍议电视益智节目的兴起》,《新闻天地》2002年2/3合刊号珍藏版;
80.《用中国人的眼看世界》,《当代传播》2002年第2期;
81.《自律: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82.《对电视益智节目的思考——从<无敌智多星>谈起》,《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1期;
83.《浅论电视节目人文品味淡化现象》,《新闻界》2001年第4期;
84.《电视节目与人文品味》,《视听界》2001年第4期;
85.《丁玲人格与文本的嬗变》,《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1999年第1期全文复印转载);
86.《90年代散文怀旧倾向的文化批判》,《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
87.《国民性的独特探讨——试论鲁迅小说人物的变态心理》,《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88.《在阿波罗与缪斯之间徘徊——丁玲双重人格的建构与交融》,《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4期;
89.《弱肉强食:“和谈”背后的潜规则——<离婚>赏析》,《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第2期。
(二)主要项目
1.《大众传媒与乡村振兴的互动逻辑与路径选择研究》,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号19BXW043);
2.《报纸期刊退出机制研究》,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号11BXW013);
3.《财经传播与重大议题的舆论引导研究》,2022年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项目;
4.《北京市政务新媒体传播工作研究》,2016年北京市社科联政策咨询课题项目;
5.《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宁德探索研究》,2023年宁德市社科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
6.《“十四五”时期昌平区红色文化发展思路与措施研究》,2020年北京市昌平区委宣传部专项课题项目;
7.《研究生教材<新媒体概论(第二版)>编写》,2020年度中央财经大学 “双一流”建设研究生精品教材建设专题项目;
8.《思政教育与新闻专业教育无缝对接研究——以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调研为例》,2020年度中央财经大学“红色擎,龙马行”教师“思政+” 专项支持基金项目;
9.《<报纸编辑>精品实验课程项目》,2017年度中央财经大学精品实验课程项目;
10.《<新闻采写实务>通识课程项目》,2017年度中央财经大学通识核心课程立项资助项目;
11.《<新闻编辑学>学科建设专项课题》,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学科建设专项课题项目;
12.《财经媒体三十年发展史研究》,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基础理论研究支持项目;
13.《舆论传播学研究》,2014年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
14.《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学教育教学研究——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基金立项资助项目(追加);
15.《报纸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博士后基金课题项目。
(三)主要著作
1.《改革开放四十年财经新闻传播发展史(1978—2018)》,中国经济出版社2025年3月;
2.《振兴:鄂西瓦仓生态农业调查》,中国经济出版社2022年10月;
3.《中国文化传媒投资发展报告(2020-2021)》,中国经济出版社2022年2月;
4.《中国报纸副刊与现代文学》,中国戏剧出版社2021年12月;
5.《摘帽——苗家贡米助力脱贫的路径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21年9月;
6.《互联网内容运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普通高校“十四五”规划教材);
7.《中国文化传媒投资发展报告(2019)》,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年4月;
8.《探路——产业扶贫十八洞村思考》,中国经济出版社2018年10月;
9.《新媒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10.《 中国传媒投资发展报告(2018)》,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
11.《中国传媒投资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7月;
12.《新媒体策划运营与舆情应对》,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年1月;
13.《网络信息编辑实务》(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7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
14.《中国传媒投资发展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8月;
15.《网络信息编辑》(第3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6年2月(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高职高专“十三五”规划教材);
16.《在中财讲财经新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年3月;
17.《新闻编辑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6年1月(融媒体时代普通高等院校新闻传播类核心课程“十二五”规划精品教材);
18.《中国传媒投资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6月;
19.《传媒经营管理新论》(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
20.《10招练就金牌网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6月;
21.《政务微博管理与应用》,中共中央出版社2014年6月;
22.《政协舆情报告》, 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3月;
23.《舆情管理师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10月;
24.《中国实体经济99评》,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25.《财经新闻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26.《新媒体信息编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27.《网络信息编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示范教材);
28.《助理网络编辑师考试指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29.《新闻编辑学》(第4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浙江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教材);
30.《网络商务信息采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6月(国家信息化计算机认证(CEAC)指定教材);
31.《网络信息编辑与发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6月(国家信息化计算机认证(CEAC)指定教材);
32.《网络信息编辑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3.《新闻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34.《20世纪影响中国的媒体》,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12月;
35.《传媒经营管理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
36.《网络信息编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高专高职类计算机系列规划教材);
37.《小朗诵家技巧与训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