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院在第九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大赛(福建赛区)喜获佳绩

发布者:李晓瑾发布时间:2025-08-11浏览次数:10

近日,2025年第“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大赛省赛获奖名单公布,我校建筑科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师生喜获佳绩:一等奖6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9项。省赛获奖作品将继续进入全国总决赛评审。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是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竞赛项目,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项目之一。

2025年米兰设计周福建省赛获奖名单

项目名称

获奖名次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旧船与新城的对话》

一等奖

高亚涛

施鹭珊

文脉延续,智化联新

一等奖

郑湘萍、张睿琪

周彦真、胡飞锋

科创生态 循海映城

一等奖

陈黎静、王思婷

胡飞锋、周彦真

起舞弄清影

一等奖

祝一帆、林家福、柏海钦

陈芬、周彦真

共创赋能,贝海之艺——基于人居环境空间形态转译下的沙坡尾文化综合博物馆设计

一等奖

林家福、祝一帆

郭晶、陈芬

连侨

一等奖

张孟骅

郭晶、胡飞锋

当平流雾遇上赛博厦门

二等奖

陈镕邦

施鹭珊

一江一桥一世界

二等奖

李思江

施鹭珊

月藏朱阁

二等奖

韦馨泉

施鹭珊

灯影摇曳夜徽州

二等奖

边泉印

施鹭珊

云游合廊

二等奖

林飞益、邱松华、林艺红

郭晶、胡飞锋

鸿渐之翼,湖领山海

二等奖

林飞益

郭晶、胡飞锋

山河循环

二等奖

赵雅婷、林杰

张钰

背生蓑-全龄段共享湿地社区活动中心

二等奖

黄一淼

柴文婷、陈芬

生息筑—基于模块化生成可装配式建筑系馆设计

二等奖

薛梽源

柴文婷

24班小学设计

二等奖

杜冠廷、尹志伟

张钰、何小立

只此青绿—基于都市人对田园生活向往的剧院建筑设计

二等奖

林家福、祝一帆

陈芬、周彦真

漫步前程,渡望今朝  

二等奖

甘奕斌、王舒涵

施鹭珊、柳晓云

寻脉融 扬帆翔安

二等奖

甘奕斌、许昭阳

施鹭珊

老旧码头的活化再利—翔安区刘五店游轮码头公园规划建筑设计

二等奖

甘奕斌、叶灵榕、姜春野

施鹭珊、柴文婷

逸趣跃—基于灵动教学的高弹性校园创想

二等奖

林家福、祝一帆

郭晶、陈芬

·新引力

二等奖

郑文聪

郭晶、胡飞锋

书盒乐园

二等奖

陈镕邦、边泉印

施鹭珊

云上皖品

三等奖

崔朗宁

施鹭珊、陈平民

悦动园之—云顶北路带状绿地景观

三等奖

柳钰銮、杨泓铭

陈梅凤、陈莉

毕业典礼的璀璨之夜

三等奖

陈帆

吴少雄

集美学村的日与夜

三等奖

安馨

施鹭珊

金光穿洞望高崎

三等奖

刘甲琦

施鹭珊

"连城计"--打造一个有生命力的公园城市

三等奖

林彩新、莫煊宇

陈芬、张钰

《乡村规·来鹧里聊疗》

三等奖

周伟玲、郑权敏、董瑞清

陈梅凤、邓德俊

三脉臻境

三等奖

周颖、史静柯

陈莉、陈梅凤

水韵逸轩

三等奖

张涵、洪诗妮

邓德骏、何维

鸪羽织乡村,一亭收晚岚

三等奖

王楚琪、李筱璐

陈梅凤

Smart Low - Carbon Park

三等奖

曾梦妮、唐燕婷

陈莉、陈梅凤

·织梦

三等奖

洪禄

柳晓云

—集美艺术中心设/内部流动感空间设计

三等奖

王涵桢

郭晶、胡飞锋

如是青 集美艺术中心建筑设计

三等奖

陈佳雯、张津瑞

郭晶

·破茧

三等奖

林飞益、林艺红

柳晓云

荷韵家·融界无界

三等奖

林艺红、黄坪凡、林金楠

张钰

开放街 绿色共—小区概念规划设计

三等奖

陈黎静、黄斌荣

胡飞锋、周彦真

云根书院

三等奖

闫家嵩、张孟骅

郭晶、胡飞锋

Modular Harmony—基于动态构 可生长的建筑系馆

三等奖

黄一淼

柴文婷、陈芬

空间转—以空间转移为主题,增加空间互动性,构建全龄化社区

三等奖

周艺艺

柴文婷

博物馆设—榕影燕脊

三等奖

徐德龙

郭晶

创界帆影园

三等奖

祝一帆、林家福、柏海钦

陈芬、周彦真

筑梦未来

三等奖

林彩新、郭甜甜、莫煊宇

陈芬

伏波集—高差流动中的传统建筑现代性转译

三等奖

莫煊宇

张钰

光合创驿—基于基于创意孵化的活力空间畅想

三等奖

林家福、祝一帆、陈志通

陈芬、周彦真

创想天—创客培育基地设计

三等奖

沈睿昀、林依婷、冯晓菁

陈芬、周彦真

枫杏云筑

三等奖

郭甜甜

陈芬

从中-农贸旧址新·新型养老中心

三等奖

陈祈旭、施嘉辉、王杰

张钰

玉图昆山,落木浮——5min生态城市生活圈

三等奖

高宇、赵康博

陈芬


我校建筑科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将秉承学校“博雅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与设计实践应用能力融合培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结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导向的培养方案,不断为学生搭建国内外高级别学科竞赛平台,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促进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图文 |陈梅凤

编辑 |何辉龙

二审 | 林玉梅

审核 | 李晓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