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工程(四年制本科、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智能制造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面向工业数字孪生、智能检测与诊断等智能制造专业领域,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具有较宽阔的知识面和视野、竞争和合作初步能力的工程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目标归纳如下:
培养目标1:具备智能制造装备设计开发、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智能工厂系统运行、管理及系统集成等方面的能力。
培养目标2:具备独立发现、研究与解决智能制造领域尤其是数字孪生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培养目标3:具备较强的工程管理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
培养目标4: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独立获取、消化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能适应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培养目标5:具备较强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宽阔的知识面和视野、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1.主干学科:机械工程
2.相关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三、核心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控制工程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传动、机电传动与控制、智能制造系统与技术、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传感器技术、机器人运动控制与系统集成、工业组态软件、计算机接口技术、智能生产计划管理(MES/ERP)、智能生产系统与CPS建模。
四、学制与学位
1.学制:四年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3.修业年限:4~6年
五、毕业去向
本专业从事智能产品的设计制造、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系统集成、信息管理、智能工厂的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毕业后可从事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系统架构和规划,并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具有研发应用型(硕士)和创新型、研发型高端人才(博士)的发展潜力。
本专业培养具备智能制造领域的机械设计制造、信息与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以及智能制造领域的机械制造技术、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智能制造相关产品及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解决智能制造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成为本领域的技术骨干或复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六、学习生活条件
本专业具有完善的实验实践条件,在学生能力方面,除了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之外,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多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如:工业机器人(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工业数字孪生建模与应用1+X证书、数控技术(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辅助设计证书的考试。同学们还可以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社会志愿者活动、知识竞赛、运动类比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