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在大家早已习惯了打电话、发微信、晒朋友圈这些现代通讯交流方式的时候,我们给大家推荐《傅雷家书》。不管你是否读过这些特殊的家书,我们相信,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受。特别是当我们了解到这本“家书”的形成与出版经过,了解到写这些家书的傅雷先生,在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不堪凌辱 ,与夫人双双自缢身亡的事实的时候,我们读它,将会引发非常复杂而深刻的感受,不仅仅是这些家书中表达的父子感情和艺术见解。
我们推荐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雪国》 ,则是希望大家在美感、哀感之中,同样引发更深长的思考。
今天还推荐了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的三首诗,希望大家借此增加对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社会思潮和思想解放的先驱的了解。而舒婷是我们厦门人,厦门的诗人,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诗人,大家应该多一些了解。
学校宣传处和学生处的老师们每天辛苦制作推文,给大家推荐介绍这么多的各种形式的作品,也知道大家不一定都关注,更不可能都去读,但是,只要你有选择地读了,都一定开卷有益。即使你打开手机,仅仅看看这些推文,也不无益处。
人生永远需要学习。这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之一
今日书单
01
《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 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傅雷夫妇非常细心,儿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
文摘
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的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态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02
《雪国》
《雪国》(ゆきぐに)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唯美主义代表之作,
从1935年起以短篇的形式,分别以《暮景的镜》、《白昼的镜》等题名,断断续续地发表在《文艺春秋》、《改造》等杂志上,相互之间并没有紧密相连的情节,直至全部完成并经认真修改后,才冠以《雪国》于1948年汇集出版单行本。
《雪国》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作品中唯美的意象描写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达之中,往往带着淡淡的哀思,表现了川端康成的物哀思想。
故事由驶往雪国的列车开始,窗外不停掠过的暮景,映着玻璃上照出的少女的双眸,扑朔迷离。舞蹈艺术研究者岛村前后三次前往白雪皑皑的北国山村,与当地的艺伎驹子,以及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陷入爱恋纠葛,簌簌落下的雪掩盖了一切爱与徒劳……
之二
今日影视
《大鱼》是好莱坞鬼才导演蒂姆·伯顿的一部代表作。本片以一种奇幻、瑰丽的风格,解构了沉重的父子之情。在一场场看似谎言的冒险奇遇中,儿子最终与父亲和解。他读懂了那些如梦幻般闪耀着明亮色彩的旅程与事物背后的意义。
内容简介
爱德华(伊万·麦克格雷格 Ewan McGregor 饰)生性热爱自由,成年之后,他选择离开家乡,踏上了环游世界的旅程。一路上,爱德华遇见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角色,经历了无数精彩绝伦的的冒险,而他日后最大的兴趣,就是向他人喋喋不休的重复讲述他的这一段奇幻旅程。
威尔(比利·克鲁德普 Billy Crudup 饰)是爱德华的儿子,他并不相信父亲所讲述的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甚至对此感到无比厌烦。婚后,他同父亲中断了联系,一晃眼就是数年过去。当再次得到爱德华的消息之时,威尔才知道父亲即将不久于人世,他决定去见爱德华最后一面。然而,这一次,威尔终于发现了隐藏在这些故事背后的奥秘和真相。
在线观看:
https://v.qq.com/x/cover/mbtiy3litj9olls.html?ptag=douban.movie
之三
今日诗书画
1
诗歌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
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
紧握在地下;
叶,
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
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
风雷、
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
流岚、
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赏析
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一代人的呼声
舒婷
我绝不申诉
我个人的不幸
错过的青春
变形的灵魂
无数失眠之夜
留下来痛苦的记忆
我推翻了一道道定义
我打碎了一层层枷锁
心中只剩下
一片触目的废墟……
但是,我站起来了
站在广阔的地平线上
再没有人,没有任何手段
能把我重新推下去
假如是我,躺在“烈士”墓里
青苔侵蚀了石板上的字迹
假如是我,尝遍铁窗风味
和镣铐争辩真理的法律
假如是我,形容枯槁憔悴
赎罪般的劳作永无尽期
假如是我,仅仅是
我的悲剧——
我也许已经宽恕
我的泪水和愤怒
也许可以平息
但是,为了孩子们的父亲
为了父亲们的孩子
为了各地纪念碑下
那无声的责问不再使人颤栗
为了一度露宿街头的画面
不再使我们的眼睛无处躲避
为了百年后天真的孩子
不用对我们留下的历史猜谜
为了祖国的这份空白
为了民族的这段崎岖
为了天空的纯洁
和道路的正直
我要求真理!
赏析
舒婷的这首《一代人的呼声》完成于1980年,是大清理文革思想的后期。当人们从那场浩劫中醒悟过来的时候,对人性、历史、文化传承、思想流弊的思考也基本上定位了,然而毕竟是历史的伤痛不能够遏止。舒婷以一个女性的视角对思考这种伤痛的"一代人"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展现了女性诗人的思维角度和复杂观点。舒婷作为朦胧诗群体中的最重要女性诗人,这与她的传统女性立场是分不开的。而她对"一代人"的阐释是承受了巨大痛苦而又挣扎着站起来的伟大的"一代人"。
诗歌《一代人的呼声》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舒婷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红海)
神女峰
舒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优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盼望远天的杳鹤
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赏析
此诗写的是诗人游历三峡时经过神女峰时的感受。诗歌首先在带有象征意味的集体狂欢场景中,以特写镜头推出了一个怀疑者、反思者、批评者的形象。接着,又以金光菊和女贞子形成的“洪流”的意象,借助其生机蓬勃、自由活泼的生命力,抒发了对女性生命价值的哲理思考。诗歌观察角度新奇,剪裁生活精当,善于把具有鲜明反差的意象组合在一起,突出悲哀与沉重。另外,诗歌的映衬手法与象征手法也很出色,这些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2
书法
《草书陆游湖村野兴诗轴》纸本草书 于右任(民国)
释文:山色空濛雨点微,醉中不觉湿蓑衣。何妨乞与丹青本,一棹横冲翠霭归。 款署:放翁诗。于右任。 钤印:右任(朱文)、太平老人(朱文)
于右任,长期任职于国民党政府,管至行政院院长。但它作为书法家的名声,似乎超过了作为政治家的名声。他的书法艺术,一般认为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以魏碑为基础,写出具有强烈个性的行楷书时期;二是创立标准草书的时期,也是他最引人注目的成就。
于右任的草书,笔画简单,形态优美。他基本上写的是不相连属的今草,但他的草书是由章草入今草的,在他的草书作品中,不时可以见到章草的笔法。在用笔方面,几乎笔笔中锋,精气内蓄,墨酣力足,给人以饱满浑厚的感觉。
3
绘画
煮土豆的老农妇 佐恩 瑞典 1880年
100x120cm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这幅画佐恩把现实生活中的沉重再现于不乏暖意的画面,一位老农妇在田间干枯的水沟上煮土豆,一根木棍撑起一个煮锅,捡拾的木柴在锅下熊熊燃烧着。广阔的土地与远处的地平线显得富于田园乡土气息,收割的人们在忙碌着,一个小女孩走向这个老农妇,应该是煮饭的香味吸引了她。画面并不复杂,却被画家处理得极富抒情意味,空间深远辽阔,空气清新,静观此画,让人联想翩翩。
安德斯·佐恩(Anders Zorn,1860-1920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欧最具国际影响的瑞典画家,也是世界瞩目的伟大画家之一。佐恩36岁以后,用自己全部的感情和精力描绘家乡的风景和居民,他爱画明朗的天空,树林的阴影,水中的倒影,以及人物,特别是妇女,他是以自然主义的手法去描绘的。佐恩同时也是位杰出的铜版画家、雕塑家、水彩画家和建筑装饰大师。
之四
今日一歌
降E大调序曲“1812”,作品第49号,是柴科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为了纪念1812年库图佐夫带领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入侵,赢得俄法战争的胜利。
该作品以曲中的炮火声闻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户外演出,曾启用真的大炮。该序曲于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
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称赞《1812序曲》“这首序曲的深具人民性的音乐,像平稳的波涛那样庄严有力地在大厅回荡,它以一种新的东西攫住你,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它的声音表达出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极其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威力及其雄伟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