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教育集团旗下 - 厦门工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 厦门工学院 >> 文章中心 >> 厦工要闻 >> 正文

厦门工学院“抗疫长假系列阅读推荐”第二十一辑 | 厦门工学院工会三八妇女节推荐特辑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应校工会之约 ,为大家——特别是为我们的女老师、女职工、女同学推出三八妇女节阅读特辑。

“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但是,恰逢疫情期间,校工会没办法请大家踏春游玩,也不能组织聚会,只能把这些作品推荐给大家,权当给大家的节日礼物。

我们推荐的这些作品,或者纵横议论,或者深挚抒情,或者记叙人物,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相信大家能够从中获益。特别是女诗人席慕容的诗,曾经风靡了一个时代,至今魅力不衰。在她的诗里,不论是我们人生中的抉择,还是我们无意中的邂逅,即使我们与你同行的时候,难免错误  , 给我们的都是温暖的向往和回忆。

我们还特别推荐了《林巧稚传》,希望大家借此走近林巧稚这位“鼓浪屿的女儿”,这位终生未婚的“万婴之母”,这位令人敬仰的伟大女性,我们收到的将不仅仅是感动。

1989年出品的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曾在大陆引起巨大的轰动,放映时满场观众无不落泪。大家有兴趣的再看看吧。

老师们、同学们、女同胞们:不论是我们今天为人女,还是将来为人妻,为人母,也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应该感恩于给我们生命的人,永远的去爱她们,并负起我们自己的责任。

这不仅是希望于我们女同胞的,也是希望于所有男同胞的。“三八妇女节”不应该仅仅是女同胞们的节日,还应该是由男同胞们陪伴的节日,不论你是她们的同事还是同学,都应该如此的。

这些作品大家一起欣赏吧!祝大家三八妇女节快乐!

 

 

之一【今日书单】

1、《女性的奥秘》

 

 

《女性的奥秘》是贝蒂·弗里丹在1963年著作的一部纪实体裁,被誉为永久改写了美国等国家的社会结构,作为美国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经典著作。

该书揭露了20世纪60年代笼罩在幸福家庭主妇假象下的美国妇女的无名痛苦,号召广大妇女勇敢挑战传统性别角色,积极争取平等的妇女权利。该书点燃了美国第二次女权运动,被视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书籍之一。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女权运动的里程碑式的著作,书的扉页上写着:本书改变了人类的文化和生活,改写了女性的历史,推动了历史的进程,在西方量部经久不衰的畅销书;本书引发了美国的女权运动,被西方誉为女性的圣经。

作者立足的基点是二战之后的美国社会和文化,探讨了位于其中的女性角色的转变和身份的迷失等问题。二战后的美国社会,在所谓的“女性的奥秘”面前,许多女性毫无事业心,心神散乱地面临社会风气强加于她们身上的压力,转而纷纷辍学,提早结婚。她们所追求的唯一的被认同的身份,便是成为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作者用大量的材料来证明所谓的“幸福的家庭主妇的身份却几乎一律地被认为是虚假而无聊的。家庭主女们在向婚姻和家庭靠拢的过程中逐渐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个性,直到最终身份蒙糊。

作者指出:这种身份的危机、角色危面并非来自长期累月的劳碌、精神压抑和性压抑,更多的是受制于妇女的社会地位。作者又回顾了美国女权运动发展的历程,一百多年的运动史是一条充满激情的旅途,在歌颂女权运动的先驱们的同时,也批驳了历史上人们对这场运动的误解、嘲讽,甚至是粗言相加。

作者本于争取人类自由的思想,要求唤醒那些被“女性的奥秘”所指引下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应有地位的女人们。作者还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方面来探讨分析“女性的奥秘”带给女性的种种危机。弗洛依德的性唯我论和玛格丽德•米德关于文化和性的论述为作者提供了理论探讨的参照物,从新的高度批判了“女性的奥秘”的“理论基础”。弗洛依德学说所强调的“性压抑”、“阳具羡慕”、“俄底浦斯情结”等概念范畴虽然在某些方面过于牵强附会,但在其理论框架下对现实社会中妇女的观察起了某些借鉴的作用。米德以革命性的观点为女权运动和文化人类学提供了理论性基础,“她的观点是妇女终于自由地认识到了她们在一个社会中丰富的才能,这个社会以对个人真正才能的承认取代了随意的性别上的定义”。

女性的自我实现,即那种要主宰、要控制、要在一定的环境中实现的自我完善,事实上是要求女性要摆脱“女性的奥秘”对自己的影响,挣脱被家庭杂务琐事所办禁的枷锁,而不再是被孤立且因此而失去了对外界的兴趣。简而要之,仍是女性身份和独立性的问题。女性的奥秘把许多美国妇女的生活给毁掉,教育又促使妇女被“男性化”,阻碍了她们的性满足,并引起毫无必要的纠葛和不幸。

作者因此呼吁一种新女性的诞生,鼓励妇女认真对待教育和家庭,接受更多的教育,以成为独立自由的存在,进而充分实现自身的各种可能性。作者谴责了把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的观点,要求妇女在教育、工作、政治方面与男性享有同等的权利,要求大力开发妇女的智力。  ——(引自:《读 女性的奥秘(The Feminine Mystique)》 豆瓣)

 

2、《写给女人》

《写给女人》是一本写给女人的心灵圣经,这是一本属于女人自己的婚姻教科书,这是献给世界上所有女人最好的礼物。

我和桃乐丝都相信,如果你确实按照这本书的方法去做了,你和你的丈夫肯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女士们是那么的聪慧,只要她们明智而灵巧地运用这些方法,就一定可以跨越荆棘与障碍,帮助丈夫获得成功,也让自己获得愉悦。

 

内容简介

魅力十足的女人必须懂得的智慧与情商——《写给女人》这是戴尔·卡耐基的夫人、美国著名励志作家桃乐丝·卡耐基的代表作,全书的主要内容是讲述做一个幸福女人需要知道和做到的事,作者从心理、心态、思维、习惯等角度进行分析,旨在告诉读者以积极阳光的精神状态、宽容温和的气质品质及睿智机敏的处世智慧处理夫妻关系和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其中也包括如何协助丈夫、激励丈夫、学会倾听、推动丈夫成功的法则、如何“共患难”等诸多两性实用话题。

《写给女人》是戴尔·卡耐基的夫人、美国著名励志作家桃乐丝·卡耐基的代表作,全书的主要内容是讲述做一个幸福女人需要知道和做到的事,作者从 心理、心态、思维、习惯等角度行分析,旨在告诉 读者以积极阳光的精神状态、宽容温和的气质品质及 睿智机敏的处世智慧处理夫妻关系和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其中也包括如何协助丈夫、激励丈夫、 学会倾听、推动丈夫成功的法则、如何共患难等 诸多两性实用话题。

 

在线阅读:

http://www.abk.la/book/289407/

 

3、《谁是最美的女人》

《谁是最美的女人》会告诉你“只有心妆才会超凡,美丽三分靠外在.七分来自内心”、如何提高整体形象、如何注重细节搭配,但首先你要做的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

 

内容简介

现在就行动吧,聪明的女孩,不久你就会发现美丽原来并不遥远。《谁是最美的女人――标准东方女性手册》会告诉你“只有心妆才会超凡,美丽三分靠外在.七分来自内心”、如何提高整体形象、如何注重细节搭配,但首先你要做的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

 

在线阅读:

https://pan.baidu.com/s/1VNR7

 

4、《林巧稚传》

《林巧稚传》是2012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清平。

 

内容简介

林巧稚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这部文学传记以林巧稚的医学生涯为经,以她的成长背景为纬,真实地展现了她丰富多彩的人生,博爱的人文精神,以及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作品在对协和医院历史的梳理和对人物命运的把握和发掘上的精雕细刻,使人们得以走近和了解这位“东方圣母”式的女性。

部分内容摘录

小德兰平生并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生前也—直默默无闻。可她去世后,她写的《灵心小史》却被翻译为五十几种文字,在全世界传播。世界各国的基督徒念颂着她的名字,称她为“安慰天使”,“圣女小德兰”。在法国,她与圣女贞德齐名。

小德兰在《灵心小史》中写道:“……田野里点缀着猩红万点的罂粟花,淡蓝的雏菊,诗情浓郁,令人感动。还有缥缈的远景,辽阔的空间,参天的绿树……美好的大自然使我陶醉,把我的灵魂引上高天……玫瑰的光艳,玉簪的洁白,一点也不遮掩紫罗兰的馨香,不夺雏菊悦目的朴素。假如所有的细花纤卉都变成玫瑰玉簪,那么,大自然就会失去阳春的美丽,田野间也将没有小花点缀。在灵魂的世界里,即在我主的花园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天主乐于创造玫瑰、玉簪一样的大圣人,也喜爱紫罗兰、雏菊一样的小花儿。

德兰最大的愿望,是做一朵“耶稣的小花”。

林巧稚被德兰的《灵心小史》深深打动,这本薄薄的小书她读了多遍,直到有的段落可以背诵。她向卡琳老师谈起自己的感受,她说,这本书使她懂得了《圣经》中所说,“谁能自谦自卑如同小孩,谁就能到我身边。”

卡琳老师告诉自己的学生,一个普通的修女之所以能获得如此的殊荣,就在于她的所做所为让人们看到,真正的基督徒并不是必须像过去以苦修为标榜的修士那样,用鞭子抽打自己、守严斋摧残自己,而只需凭藉内心的仁慈和博爱,“怀着非凡的爱做平凡的事情”,就可以在世上彰显基督的爱,用和平的方式传播福音。

 

 

之二【今日影视】

《妈妈再爱我一次》是台湾独立制片富祥公司1989年出品的台湾伦理悲剧片,由陈朱煌执导,影片改编自台湾民间故事《疯女十八年》,以倒叙方式进行,描写精神病医生林志强(孙亚东饰)寻找失踪18年的母亲秋霞(杨贵媚饰)的故事。

 

内容简介

电影剧情以倒叙方式进行,描写精神病医生林志强(孙亚东饰)留学归国,正要展开精神病院的业务,偶然发现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踪18年的母亲秋霞(杨贵媚饰)。原来当年其母秋霞与其父林国荣相恋,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为由拆散鸳鸯,另外为国荣娶妻。已经怀孕的秋霞到乡下投靠姨母,并在生下志强后独力抚养,母子二人感情极佳。数年后,国荣之妻娟娟经证实不能生育,林家父母为了延续香火,用尽办法要志强离开母亲回到林家认祖归宗。秋霞几经内心挣扎,终于答应。但年幼的志强因思念母亲而无法过平静生活,经常偷偷回到乡下找母亲。

 

 

一次风雨之夜,志强躲在庙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寻不着,翌晨找到时,志强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为激动,失足跌下楼梯成为疯妇。18年后,志强终于找到他心爱的母亲,并以一曲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重新唤醒母亲尘封多年的记忆,母子相认大团圆。

 

在线观看:

https://www.iqiyi.com/v_19rrho5o9k.html?vfm=m_331_dbdy

 

之三【今日诗书画】

no.1席慕容的诗

01

抉择

假如我来世上一遭

只为与你相聚一次

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

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与悲凄

那么 就让一切该发生的

都在瞬间出现吧

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

让我与你相遇

与你别离

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

然后 再缓缓地老去

 

赏析

人在很多时候是贪婪的,无法理智的。诗人在诗中也想贪恋的与爱人相遇,贪婪地享受着爱情的甜蜜和持久。即使带着感恩的心感恩宇宙的安排,化作上帝所作的一首诗,不论结局如何。只享受其幸福过程!

只是,现实总是需要抉择的。 抉择的背后又是无尽的犹豫和徘徊…… 这也是这首诗诗中动人心,诗后悯人心的感人之处! 如果你也处于这样的时刻,不妨仔细品读一下【抉择】带给你的解惑!

 

02

邂逅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

我将流浪抹上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

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

漠然地不再相识

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装师

 

赏析

《邂逅》是诗人席慕容步入中年时的作品,是写一次与旧友邂逅,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隔离而导致了谁也认不出谁的尴尬而悲哀的局面。读这首诗的时候,情不自禁就被诗中意境所感染,从而脑中就会若隐若现地出现一幅幅常见而深刻的画面——两人擦肩过,漠然不再相识。诗在一声感叹中转折,思想也向了哲理的思考,意味深远,使全诗达到了精神上的完美,使读者为之疾呼共鸣。

 

03

与你同行

我一直想要 和你一起 走上那条美丽的山路

有柔风 有白云 有你在我身旁

倾听我快乐和感激的心

我的要求其实很微小 只要有过那样的一个夏日

只要走过 那样的一次

而朝我迎来的 日复以夜 却都是一些不被料到的安排

还有那麽多琐碎的错误 将我们慢慢地慢慢地隔开

让今夜的我 终於明白

所有的悲欢都已成灰烬 任世间哪一条路我都不能

与你同行

 

赏析

诗人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视角体验着生命的温存,诗中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描写了爱情、人生、乡愁,文笔淡雅剔透,抒情灵动。

 

04

错误

假如爱情可以解释

誓言可以修改

假如 你我的相遇

可以重新安排

那么

生活就会比较容易

假如 有一天

我终于能将你忘记

然而 这不是

随便传说的故事

也不是明天才要

上演的戏剧

我无法找出原稿

然后将你

一笔抹去

 

赏析

这首《错误》美妙地体现了诗人席慕容淡雅清新、细腻伤感的文风。诗由三个“假如”构成,表露出诗人纠结无奈、郁闷伤感的心情及相忘不能忘、想爱不能爱的苦恼。

 

 

 

no.2书法

 

《卫氏和南帖》 小楷  卫铄(女)东晋

 

卫铄 ,即卫夫人(272-349),东晋女书法家。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书法要录》说她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

卫夫人不但在书法艺术实践上有突出成就,不让须眉,而且在书法艺术理论方面也有重大建树和比较全面深入的论述。她撰有《笔阵图》一卷,首先提出,书法之妙"莫先乎用笔",主张学习书法要上溯其源,师法古人,反对谙于道理,学不该赡,以致徒费精神,学无成功。所着《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对七种基本笔划的描述,形象生动,恰合关窍,实为初学书法者良好的入门途径。

 

no.3绘画

 

《与女儿朱莉一起的自画像》1786

 

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热·勒布伦()  法国

布面油画,105 x 84 cm,巴黎卢浮宫收藏

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热·勒布伦 Elisabeth Louise Vigee LeBrun(1755-1842),是路易十六时代法国最杰出的女画家。她是历史上少有的女性画家中最为成功的一位,也是当时巴黎上层社会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

《画家和她的女儿》是作者最出色的代表作,是她32岁时的自我写照。画中女画家装束朴素典雅,端庄秀丽,目光温柔而深情,她俯身坐着,双臂围抱着女儿的脸,女儿天真可爱,把脸紧贴母亲,搂着妈妈的脖子,显得无限妩媚。作品将母女之爱、亲子之情画得十分动人,也表现了画家自己的温婉多情。构图采用了稳定匀称的三角形,色彩雅致和谐,线条优美洗练,背景不加任何陪衬,更突出了主题。

 

之四【今日一歌】

Viva La Vida

 

 

Viva La Vida》(西班牙语:生命万岁)是英国摇滚乐队酷玩乐队演唱的歌曲,收录在酷玩乐队第四张录音室专辑《Viva La Vida Or Death And All His Friends》中,于2008525日通过Parlophone唱片和Capitol唱片发布。

200928日,该首歌曲获得第51届格莱美奖年度歌曲最佳流行组合两项奖,并被提名为年度制作

克里斯·马汀(酷玩乐队主唱)在看了二十世纪墨西哥艺术家弗里达·卡罗的一幅画后产生了《Viva La Vida》创作灵感,他将画作的名字作为了该首歌的标题。

歌曲则以路易十六世的口吻叙述了一段苍凉悲怆的历史,曲风却异常欢快激昂,如同进行曲般的弦乐伴奏充满了激情,前后的反差衍生出的是豁达壮丽,不禁令人热泪盈眶。《Viva La Vida》在如柴可夫斯基般的行板中层层推进,激昂的弦乐再次取代吉他成为了乐章里呼风唤雨的角色。

 

(注:本文部分图文来自百度百科等网络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