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歌剧东方化,郑小瑛下苦功
歌剧《茶花女》由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剧作家皮亚维于1853年根据小仲马的同名小说创作而成,百余年来盛演不衰,它不仅是在中国上演的第一部、同时也是最受国人喜欢的西洋歌剧。为了使听众能够更流畅地欣赏西方歌剧,郑小瑛教授亲自对《茶花女》原中译版进行了改编和完善,既融合了西方背景,又兼顾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欣赏完歌剧演出的观众表示,即使不看字幕也能够听得懂歌剧,扫除了中国观众欣赏西方作品的“语言关”,拉近了与西方歌剧的距离。潘世建副市长表示,中文版《茶花女》歌剧对厦门、对于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而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尝试,他将继续支持,并希望可以就此培养厦门的歌剧氛围,使这颗西方音乐皇冠上最明亮的钻石可以真正走入更多人的视野。
名家草根联袂演,“混搭”亮相
与时下歌剧界邀请国际大腕重金打造原文经典的做法有所不同,郑小瑛教授与王进导演联手打造的这部《茶花女》,初衷在于培养本土优秀的歌剧演员,同时让歌剧更好地融入大众。
这次出演《茶花女》的均为福建演员,其中,饰演女主角维奥莱塔的阮余群和老阿芒扮演者孙砾都是从“草根”走向国家级舞台并获得文华大奖的杰出歌剧演员。为了支持家乡歌剧事业的发展,他们从繁忙的演务排期中抽空,从北京赶回厦门,与本土年轻歌唱演员们共同研习中文版本,确保了《茶花女》演出的国家级水准。舞台上,名家与来自福州的青年歌手,来自厦门各艺术院校的声乐老师、青年学子和歌剧爱好者组成“草根”的歌剧团,他们默契配合,碰撞出了不一样的艺术火花,共同将《茶花女》的演绎推上了新的阶段。
郑小瑛王进师生同台,齐齐献艺
1962年郑小瑛教授在莫斯科国立音乐剧院执棒公演了意大利歌剧《托斯卡》,使她成为第一位登上外国歌剧院指挥台的中国指挥;30年前,她在中央歌剧院指挥《茶花女》(中文版)160多场,堪称中国歌剧指挥第一人。而导演王进曾师从郑小瑛教授,他担任过德国喜歌剧院、芬兰国家歌剧院和瑞典马尔默歌剧院的音乐总监和客席指挥,以其多年的丰富经验为这部经典欧洲歌剧的“厦门版”演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师生联手,同台献艺,共同为鹭岛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新版《茶花女》,郑小瑛教授多年的中文歌剧梦想也终于实现。谢幕时王进导演庄重的请出郑小瑛教授,两位大师难掩激动之情,王进导演接受采访时甚至激动落泪。观众受现场氛围感染纷纷起立,掌声经久不息,向大师的艺术造诣致敬,为演员的精彩演出喝彩。
企校文化结合,歌剧沁学子
高雅艺术的普及和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厦门工学院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的成立及发展得到金帝集团董事局主席、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校董事会董事长李德文先生的鼎力支持,此番中文版《茶花女》作为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的首部作品,金帝集团、厦门工学院更是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帮助。同时,更得到了中央歌剧院等国家级艺术机构的大力协助,可谓是艺术界、企业界和高校三方协力,共同缔造的硕果,不仅让厦门市民有机会在本土欣赏到高水准的歌剧,同时也开创了福建高雅艺术发展的一个崭新局面。而
中文版《茶花女》演出时延续“郑小瑛模式”,在歌剧的每一幕演出前,郑教授都要进行剧情引导
茶花女男女主角的精彩表演(阮余群、郭伟)
饰演男主角父亲老阿芒扮演者孙砾的精彩表演
众多演员的出色演绎保证了《茶花女》的艺术水准
现场观众陶醉于精彩的剧情和表演之中
厦门市潘世建副市长等领导在金帝集团李德文董事长陪同下入场
潘世建副市长、王进导演与金帝集团李德文董事长、李雄虎总裁观赏表演
潘副市长、郑小瑛教授、金帝集团李德文董事长与演员合影留念
潘副市长、郑小瑛教授与李德文董事长共同斟满庆祝的香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