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教育集团旗下 - 厦门工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 厦门工学院 >> 文章中心 >> 厦工要闻 >> 正文

力耘论坛(第12期)| 王加贤:实现高阶教学的关键所在


  

 

实现高阶教学的关键所在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院长  王加贤

 

在上学期末召开的学校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李德文董事长作了《为了实现崇高的教育理想》的精彩报告。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以课堂高阶教学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会创造、融通运用”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我就如何进行高阶教学谈几点体会与大家磋商。

 

1.课程体系的重构与内容的创新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出现。教材内容,尤其是工科专业课程的教材内容往往是滞后的,即使采用三年内出版的教材,有些内容也跟不上科技的进步。例如:随着国产化软件的不断增加和普及,鸿蒙开发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而一些教材对这方面的内容还没有涉及。为了让学生获取最新的知识,教师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整合、补充和创新,使重构后的课程反映科技前沿、贴近实际,而不是照本宣科,把教学内容仅仅局限在教材之中。在课程重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跟踪本领域科技发展和社会热点,尽可能把最新技术,以及自己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成果带入教学中,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具有创新创造能力。

 

2.专业的拓展与知识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不是单一的学科或专业能够独立解决的。高校设置的专业口径越来越窄,专业和行业不能一一对应,如人工智能的研究需要计算机、数学、逻辑学甚至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物联网技术则需要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测控等专业的知识。为了培养“融通运用”的人才,需要在所学专业的主体框架上,开设一些跨专业的课程,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宽,视野更开阔

学校实行“博雅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了包括儒家元典五书、世界文明和中国文明、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艺术与审美、写作与交流、管理学经济学概论、自然科学等在内的一些通识课程,这些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而且对他们的影响历久弥深。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普及的情况下,也应该让学生接触或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融入所学的专业之中,如土木工程+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这些课程可以安排在培养方案内,也可以让学生在学分之外自由选修。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在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之间,打破专业壁垒,初步实现专业拓展与课程融合,受到了学生欢迎。

 

3.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地运用

信息化技术给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教师已经没有必要按照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来传授知识,而必须采用除了讲授法以外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结合、翻转课堂、因材施教、指导读书等来提高课堂魅力。采用哪些教学方法,与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有关。基础课,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更多注重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专业课着重知识的综合应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而不是生搬硬套,如出一辙。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能力

 

4.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使学生“学会创造、融通运用”,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切实提高实验课、上机课的课堂质量,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布置一些设计题目,让学生在课外完成,教师进行线上指导、验收与评价。

学校建设了10个创作坊以及和部分专业相关的“厦门工学院华为开发者创新中心”,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应该好好依托这些基地和平台,进行工程训练和创作、学科竞赛培训、学产研产结合的项目研发。

厦门工学院要实现崇高的教育理想,就必须不断改革创新,高阶教学是这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