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教育集团旗下 - 厦门工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 厦门工学院 >> 文章中心 >> 厦工要闻 >> 正文

力耘论坛(第16期)| 黄颖思:做勇于探索的实践者——谈教师的重要素养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似乎所有知识都可以一键获取,那么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又应该如何培养人呢?这些问题鲜有人能够系统地回答,但这些恰恰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甚至每一个家长应该认真思考的。我有幸在学校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听了李德文董事长题为《为了实现崇高的教育理想》的讲话,深受启发。董事长直截了当地指出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会创造、融通运用”的人。

作为一名有十四年教龄的教师,我也谈谈自己的思考。学知识是学校教育最基础的一项任务,并且知识应该是宽泛的,不能局限于专业知识。学生应该要懂得专业以外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这有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养成跨学科的思维模式。大学教育应注重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我们用“德才兼备”形容一个人优秀,“德”在“才”的前面,“有德之才”才能称为人才。大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社交能力和实践技能,这几项能力和技能都少不了师长的引导和同伴的相互促进。例如思维能力,很可能是在与同伴的讨论中或是在解答高阶问题时逐步养成;社交能力也需在与师长、同伴的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习得;实践技能需要在创作坊、实验室里多次操作,与所学知识融通运用才能获得。大学教育还应重视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在大学塑造的言行举止必定影响深远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也应该多元化;同样的,对教师的素养要求也是多元化的。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见教师并不是一份普通的职业。教师很难按照时间来界定上下班,育人工作也很难量化,因为教师不是在生产,也就难有完工的时候。教师是在培养、引领、陪伴学生,这种影响不局限于课堂,更在课堂之外,甚至是学生毕业之后。我们时不时听到学生说做某个决定或改变“是因为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教师要有教育理想、教育情怀,才能充满热情、执着地去实现想达到的育人目标。

也许有人认为教师是最稳定的职业之一,甚至有人认为教师只要一次备课,就能重复讲几年。事实上,教师是最需要日益进取的群体,教师必须看到变化、拥抱变化。

《礼记·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师必须勤于省身,用动态的角度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教学。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我们每学期都会调整教学内容,教材每两年就有更换,每五年基本换了全部教材。我们也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大学英语课程从2018年起实行分级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高效学习。从去年六月起,大学英语考试依托智能测试云平台,每学期组织5000多名学生参加线上英语考试,以“整卷机评+人工查阅”的形式,保证试卷批改的严谨性。我们不断优化考试管理、完善考试内容、构建考试题库、分析考试数据、促进诊断反馈,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测评的深度融合。本学年,课程改革在多轮滚动式分级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专门用途英语和口语交际教学板块。

我说的拥抱变化不仅是主动进行教学改革,还指教师要有开放的心态、自由的思想去欣然接纳不确定性。教师应是勇于探索的实践者。

在《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中作者提出,学生不思考可能是因为教师设置了过多无效问题,或是教师自问自答了绝大部分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根本不需要思考。现在的大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坚持自己的想法,学生的改变也迫使教师改变说教式和灌输式,要去探索并实践新的教学方法,成为学生的引导者、陪伴者。教育部怀进鹏部长在2024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将实施人工智能赋能行动,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的深度融合,为学习型社会、智能教育和数字技术发展提供有效的行动支撑。”由此,教师在工作中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对学生掌握前沿科技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应葆有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信息化技术教学。学生也可能因此而激发对新事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变得更主动去学习和思考。

我深深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也强烈意识到教师的责任与挑战。“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路在脚下,让我们携手去勇敢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