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文董事长为新任校长蔡远利教授颁发聘书
(宣传办讯 文/黄晨晖 图/刘圻)
首先,田晓皋副校长宣读了董事会《关于蔡远利同志职务聘任的决定》、《关于刘志强同志职务聘任的决定》和《关于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院长、副院长职务称谓更名为校长、副校长的决定》的文件;随后,董事长李德文先生亲自为新任校长蔡远利教授颁发聘书。
校长
蔡校长表示将把握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特点,通过创新与变革,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学院声誉和影响力,将厦门工学院建设成为有特色的高水准大学。蔡校长全面介绍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 )和台湾元智大学(YZU)三所大学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拟定了厦门工学院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学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科学研究与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借鉴英国华威大学把企业管理理念运用到学校管理的办学思想,分析台湾元智大学与我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现代大学制度--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出将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实现厦门工学院由教学型高校向应用研究型大学的转变。蔡校长还强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是全球工科学校的榜样,更是私立大学学习的楷模,他提出借鉴深入人心的MIT标志,推广、打造厦门工学院的xMIT形象。希望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把厦门工学院建设成为东方的MIT、小型的MIT、多样化的MIT。
在应该怎么做的问题上,蔡校长从态度、理念、方法、途径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要像做科学研究那样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基于创新与企业家精神,采用塑造与完善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带领厦门工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此外,蔡校长重点宣讲了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宏观管理与微观调节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设想。讲演中还特别提出了管理大学与经营大学的观念,用控制论和系统论的方法分析了现代大学的结构、运行、管理和发展。
最后蔡校长表示感谢董事长的信任,感谢华侨大学领导的理解,感谢全体教职员工的支持,他将坚决执行董事会决议,贯彻董事会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针,不断开拓、进取,为厦门工学院的发展壮大恪尽职守、勤奋工作。为“百年名校,百年树人”的既定目标不断奋斗。
董事长李德文先生全面肯定和赞扬了蔡校长的就职报告,高度评价了蔡校长的学识、水平和视野。提议大家热烈鼓掌,感谢卸任院长方亮教授对学院做出的积极贡献。李德文董事长还全面回顾了学院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称赞方亮院长带领全院师生实现了从零开始的不断进步,使厦门工学院在短短五年时间成功设立16个学科系,招生规模近万,实现了质的突破。他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在学院第二个五年计划里要团结一致,在蔡校长的带领下,实现招生规模扩大到一万五千人,增设15个学科、专业,提高师资队伍和管理团队水平,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率,完成学院转设等目标。最后,董事长希望全体教职员工在新任校领导的带领下,不断开拓创新,勇于进取,创造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附:蔡远利校长简历
蔡远利,男,1963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80-1990年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师从陈士橹院士。1991-1993年为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结构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1993年开始就职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先后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技术职务,曾经担任校自动化学科发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原自动控制系主任、自动化实验中心主任等行政职务。1998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客座研究员。2000-2003年被新加坡科技集团(ST)等聘为技术顾问(咨询专家),2003-2004年为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R)访问教授,2005-2006年被聘为台湾元智大学客座教授。
现为西安交
长期从事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飞行器制导与控制、飞行动力学等研究。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航空科学基金、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大型企业合作项目等4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SCI、EI等收录70余篇次,编写并出版教材、著作4部。曾获国尾武青年科技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西安交通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Rockwell Automation Teacher Award等科研、教学奖励多项。已经培养毕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70余名,在读硕士生、博士生28人,博士后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