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邀请福建师范大学陈黎飞教授在合一报告厅做了一场题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书撰写精要与技巧”的学术讲座,全院教师和部分其它学院教师认真听取了讲座,并与陈黎飞教授进行交流,讲座由向汉城院长主持。
厦门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高度重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深刻认识到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我国科研体系中意义重大,是资助基础研究的“基本盘”、科学突破的“策源地”和杰出人才的“孵化器”,对推动学科发展、培养科研人才和提升国家整体科研实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在申报书的撰写中讲好一个完整的科研“故事”?陈黎飞教授结合近年项目申请实践,遵循“故事”的叙事逻辑,就其中立项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方案等主要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
结合各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要求,陈教授首先指出,不同于学术论文讲已完成的研究成果,科研项目是讲“未来”的事以说服资助方(评审人)支持计划中的研究工作,每位申报人需要明确“故事”的叙事对象、问题和内容、意义和价值以及创新和贡献,做到逻辑清晰、言之有物、佐证充分和格式规范。随后,陈教授详细阐述了选题原则、选题分析、撰写的逻辑与规范以及经验交流,同时与在座教师讨论了关于精炼性、严谨性、思考深入度和基础扎实度等共性问题。最后,陈教授分享了关于树立信心、找准方向、合理选题、精心准备、寻求合作和调整心态的心得体会,与在座各位教师和申报人产生共鸣。
在学术交流环节,在座教师与科研工作者踊跃提问,围绕项目题目、创新点凝练和团队组建等细节,与陈教授展开多维度、深层次的学术对话。思想的火花在一次次问答中迸发,智慧的交融在一场场探讨中升华。此次讲座犹如精准导航,帮助各位教师锚定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关键要点,使他们能够更具针对性地打磨申报书,从逻辑架构到创新表达全面优化,显著提升申报书的专业水准与竞争力。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的资助部署,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并重。全体科研工作者要积极抓住机遇精钻深研、突出原创自由探索、夯实学科发展基础,充分利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一探索未知、追求创新的资金与平台,将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强国使命相结合,为自然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