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师资队伍  骨干教师


      郭躬德 男,博士,教授,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1965 3 月生,中共党员,浙江大学本科、研究生,英国 Ulster 大学博士,英国Bradford 大学博士后。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一些重要期刊(TPAMI TNNLS,中国科学)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 150 多篇,其中被 SCI EI 检索近 80 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福建省高校产学研科技重大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多项;主持国家级教改项目 1 项,2014 年获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 年获福建省第九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出版各类专著、编著、教科书 9 部;获发明专利6 项。曾任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数学与信息学院院长、福建省高原学科“大数据挖掘及应用”学科带头人和福建师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现任福建省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福建省高等学校“多媒体内容挖掘与监控关键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常务委员,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王加贤 男,博士,教授,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硕士生导师

中共党员,曾经担任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04年-2012年),中共华侨大学第四届党委委员,华侨大学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福建省重点学科“物理电子学”学科带头人、“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一级学科带头人,福建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信息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兼光电子专家组组长。长期从事光激光与电子技术、半导体光电子学、光电子信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1999年晋升教授,1996年起担任硕士生导师,培养硕士研究生20多名。主持或为主参加20多项科技项目研究,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重点科技项目、厦门市重点科技项目等。作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或EI收录的论文有40多篇。曾经获得国务院侨办优秀教师、华侨大学优秀教师、华侨大学教学优秀特别奖等称号。

      李咏梅 硕士,教授,厦门工学院副校长

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3年曾获国家教育部曾宪梓基金会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三等奖。1994-1999年为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访问学者,后转勃兰登堡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读博士。曾先后任河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闽南理工学院副校长等职务;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论计算机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技术分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计算机分会理事、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厦门市计算机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学位评审专家、厦门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等。研究方向为智能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编译技术及应用。曾任集美大学福建省精品课程《编译原理》负责人、福建省高校重点建设项目《嵌入式系统与智能信息处理关键技术》负责人、福建省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负责人以及福建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三化理念下的嵌入式系统”负责人。曾参与多项国家重大项目研发工作,主持过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国防科技图书基金立项出版学术著作一部。

      谢志春 男,硕士,教授,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士生导师

中共党员,理学硕士。2010年8月至今担任数学系专职教师,主要讲授数学分析、解析几何、复变函数、数值计算方法、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2015年8月至2020年9月担任厦门工学院数学系系主任及党支部书记,现任学院党总支书记、执行院长。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福建赛区“优秀指导教师”、“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突出贡献奖”、厦门工学院“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函数论,任职期间在北大核心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参与编写三本教材,其中一本担任主编,获批省级一流课程立项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主持省级及校级科研项目4项,省级大创项目1项,先后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共70余项。

      向汉城 男,博士,教授,人工智能学院学术副院长,士生导师

汉族,台湾云林人,台湾清华大学资讯工程学系博士。曾任教于台湾高校多年并担任硕士生导师。从2009年6月迄今,先后担任桃园市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第一、二届理事及第三届理事长,台湾劳动部人才发展质量管理系统TTQS辅导顾问。辅导过的台湾企业将近百家。学术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信息安全、数码学习。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重要期刊SCI及EI和国内外会议发表论文近五十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先后主持科研项目十余项。

     王林 男,博士,教授,人工智能学院学术副院长,士生导师

中共党员,本科、硕士和博士均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博士专业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先后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邮电大学校级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以及西安理工大学学术带头人。 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复杂网络等,已培养研究生180余名。以第一作者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部;作为主编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教材一部;共发表包括高被引论文在内的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软件著作权3项。主持省级重点产业链项目;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曾获厦门工学院优秀教师等奖项。

      徐望 男,博士,教授,人工智能产教部主任士生导师

中共党员,人工智能专业博士,主持或骨干承担国家发改委、军队及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发表 SCI/EI 及核心期刊论文 30 余篇,授权专利 2 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4 项,专著两本。主讲《数据分析基础(Python)》与《DeepSeek 大模型应用与开发实践》等。

      林燕芬 士,教授,智能类课程教研组主任士生导师

从事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2009年8月进入厦门工学院工作,智能图像处理及应用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福建省省级线下一流课程《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负责人;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先后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厦门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已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篇。指导学生获泰迪杯全国大学生数据挖掘挑战赛全国一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等。多次荣获厦门工学院优秀教师、厦门工学院科研先进个人等多项奖项。入选2018年福建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入选2017年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

      许文芳 士,讲师智能类课程教研组副主任

软件工程专业专任教师,200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处理、数据挖掘及可视化,计算机教育教学等,曾主编及参编教材2部,获校级优秀教学奖2次。指导学生参加软件设计类竞赛获奖。主讲课程有:大数据技术及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

       陈卓夷 ,学士,教授,软件工程专业专任教师

《程序设计》、《Web前台程序设计》、《大学信息技术基础》、《C#程序设计》、《AutoCAD绘图应用》等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主讲的《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获得省级精品课、《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完成了十余项国家级、省级、市级教科研项目,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EI检索和国家级期刊上发表三十余篇论文、国家专利1项。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人)、邯郸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人)。曾获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邯郸市优秀科技工作者、邯郸市最美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技能大赛-河北省电子信息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邯郸市改革开放二十年百名优秀大学生毕业生”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王元斌 男,博士,教授,软件工程专业专任教师

1982年7月获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1990年3月获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2010年7月获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博士学位。现担任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专任教师。2006年获东北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奖。曾任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软件专业(应用本科)教材编委,参编《工程数据库技术》培训教材。参加了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发,其中攀钢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获冶金部一等奖、沈阳鼓风机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获机械工业部特等奖。以第一作者在Pattern Recognition ,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Imagingand Vi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7篇被SCI检索。

      赵树升 男,士,教授,软件工程专业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湖南韶山人,199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火箭军工程大学,飞行器控制与导航专业。白客。曾任职于军队研究院(工程师)、郑州大学独立学院(教师、系主任)、华为(网安主任工程师)、浙江大华(兼职网安顾问)、杭州某软件公司(总经理)。参与过多型号导弹设计,负责的网安产品应用于卫星、机器人、无人机、视频监控和工业检测,并获得专利授权。个人获奖最大的一次是100万元人民币,为公司累计获奖和补贴超过1000万,风投500万元。

      曾潮缤 男,士,教授,软件工程专业专任教师

软件工程专业专任教师、高级工程师,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硕士毕业于该校自动化系系统工程专业。拥有 20 余年 IT 从业经验,入职厦门工学院前,曾任职国内多家知名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研发中心总监、解决方案中心总工,独立领导过大型复杂互联网及银行、公安行业系统架构设计与建设,精通云计算、商业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等技术。累计主持或参与 10 余项大中型项目(含 1 项国家服务业发展专项),发表论文 3 篇,获授权专利 4 项,现主讲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系统分析与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

      许文锋 男,士,副教授,软件工程专业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持有美国甲骨文公司OCP证书、微软MCSE证书、PMP项目经理证书。20年软件项目管理经验,有PMO从业经历。12年以上大型国企/央企工作经验,2012年开始在国企担任部门级管理工作,有良好的项目沟通和组织领导能力。2019年就职某软件公司担任区域总监,带领超过30人团队协同工作,交付过单个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000万的政府软件工程项目。曾作为软件技术部副经理任职厦门市民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有丰富的公开招标投标经验,两度获评厦门市级优秀工作者称号。入职厦门工学院后,发表核心论文两篇,完成横向课题近100万,参与撰写教材一本。主讲课程有:软件项目管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Linux基础及应用等。

      林川 男,硕士,副教授,软件工程专业专任教师

高级工程师,工学硕士,2008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先后任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有15年的软件工程项目经验,精通嵌入式应用开发和网络技术及解决方案,特别是园区网,数据中心网,运营商网络,善于创新,近5年有两个第一作者的授权专利。

      王松辉 男,硕士,副教授,软件工程专业专任教师

高级工程师,主要承担《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微信小程序》等课程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交通软件架构、大数据方向。硕士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飞行控制研究所,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先后在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卫星定位应用股份有限公司任职,从业十多年主要从事城市交通相关领域的系统软件研究开发工作。所主导研发的出租车智能监控报警调度管理系统被评为2014年度厦门市优秀新产品三等奖、城市交通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获厦门市2018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郑银环 ,硕士,副教授,软件工程专业专任教师,硕士生导师

中共党员,汉族,福建漳州人,2010年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曾就职于中国电信漳州分公司,现为厦门工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专任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图像处理、高等教育研究等。曾主持完成省级教改项目1项、福建省杰出青年项目1项;参与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CSCD论文2篇,EI检索2篇;主编及参编2部教材;软件著作权5项;荣获学校优秀教师2次、优秀班主任4次。

      王飞帆 男,博士,副教授,软件工程专业专任教师

198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2010年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获得电子信息工程学士学位,2013年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获得系统科学硕士学位,2018年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博士后加入静息态MRI创始人Biswal教授团队从事AI医疗影像分析相关工作。具有多年AI+医疗等行业研发经验,曾主持/参与多款产品研发、上线。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复杂网络社区结构分析、脑肿瘤分割、冠脉三维重建、药品识别检测。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顶会论文1篇,EI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以第一作者公开发明专利9项,授权2项;曾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王若龙 男,硕士,副教授,软件工程专业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汉族,福建泉州人。2018年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专业为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方向)。主要负责《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具备超过10年的工程实践经验,曾在中电福富公司、网龙网络公司、厦门文广传媒集团等大中型企业担任技术主管、架构师等重要职务。专注于软件工程复用性、信创国产化软件等领域的研究,并发表了多篇论文和专利。

      张卫卫 男,硕士,副教授,智能类课程教研组副主任

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侨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从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与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主持或参与多项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以及横向课题项目,指导学生参加蓝桥杯大赛和电子设计大赛等获国家和省级奖项多项,获得厦门工学院“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陈泓 男,博士,教授,物联网工程专业专任教师

浙江大学本科,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硕士,日本早稻田大学博士。曾先后任职于企业,专注网络服务、电子商务及物联网大数据系统研发;后执教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一工科大学,同时兼任早稻田大学人类综合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长期深耕跨学科研究领域。科研聚焦以人为本的智能系统、普适计算与物联网大数据交叉领域,针对当前物联网(IoT)普遍存在的数据孤岛、隐私泄露和平台锁定等问题,探索构建个性化去中心化数字环境,赋能智能家居、智慧学习、智慧养老、智慧城市等领域。已发表国际期刊及会议论文 20 余篇,研究成果获 ACM Computing Reviews “2012 年度最佳计算机书籍”。深度参与多项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工作,因突出贡献获 IEEE Cyber SciTech 2019 年度杰出领导力奖及 2021 年度杰出服务奖。

      朱毅 男,硕士,副教授,物联网工程专业专任教师

台盟盟员,硕士毕业于南开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本科毕业于福州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并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厦门市第八批“双百计划”领军型创业人才,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厦门市科学技术局专家库专家,厦门市教育局人工智能专家。具有企业研发、创业经历。从事过语音合成、手写识别、指静脉识别等产品、系统的开发。带领研发团队在ICB-2016指静脉识别竞赛中夺冠,在FVC-ongoing指纹识别竞赛中多项评价指标名列国际前茅。发表5篇学术论文,获EI检索3篇。主持、参加3项横向项目;主持厦门工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重点项目1项。指导学生参与多项竞赛,获得ACM-ICPC亚洲区铜奖1项、及数字艺术设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1项。

      韩霜 女,硕士,副教授,物联网工程专业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侨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2011年入校以来从事电工电子学、数据库系统、单片机及移动应用开发方面的教学。主持或参加多项科技项目研究,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被EI收录的论文有3篇。曾荣获学校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厦门工学院“优秀班主任”、“优秀育人导师”称号。

      许水燕 女,硕士,副教授,物联网工程专业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曾在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工作(2011年-2022年),参与过国家863项目、厦门科技局项目,获得多篇发明专利授权。指导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省级三等奖,并主持两项横向课题,主要研究方向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物联网技术及嵌入式系统应用。

      SHERAZ ANWAR 男,博士,副教授,物联网工程专业专任教师

1990年生,2021年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XMU)通信系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访问学者。在《IEEE Systems Journal》《IEEE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s Systems Magazine》《IEEE Microwave Magazin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nsor Networks》《Applied Sciences》等一系列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学术论文超过10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逾50次,科学之网上H指数=6。在2020年获得厦门大学学院优秀研究二等奖。在一些顶级会议的技术项目委员会成员,如《IEEE Technologies for Sustainability Conference (SusTech) 2025》,《IEEE Future Networks World Forum (FNWF) 2024》,《IEEE Conference on Standards for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CSCN) 2023》,《IEEE 5G-World Forum 2021》等,作为多家顶尖IEEE和爱思唯尔期刊的审稿人。在厦门工学院机械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致力于推动科研与学术顾问的重要审稿贡献。在近十多年科研生涯中,在无线通信,信号处理、物理层技术、5G及超越网络、物联网、信息理论、水下声学通信高级通信系统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并同时积极构建了与国内外一流高等学院如哈尔滨工程大学,厦门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及巴基斯坦计算机和新兴科学国家大学(FAST-NUCES)的良好科研合作网络。

     王颖 女,硕士,副教授,智能类课程教研组副主任

中共党员,厦门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现任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研组副组长。在教学与科研中,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2篇;参编教材2部;主持省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1项,参与省级项目4项,校级项目1项;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带领学生参加全国机器人、智能车大赛,并多次获奖。

      郑义 男,博士,副教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汉族,籍贯浙江杭州。于复旦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长期从事AI在垂直领域应用方面的工作,包括金融、医疗、电力等领域的AI产品(如NLP、知识图谱、AIGC大模型)的研发工作。曾担任企业副总经理、CTO、算法科学家等职位。

      温玄 男,硕士,副教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本科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有企业工作经验若干年国家青年目前为副教授,教授过机器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电路,编译原理等10余门课程。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和优秀教学奖。主持过省厅级项目一项,新工科项目一项,一项国家青年自然基金项目中子课题负责人。发表sci2区一篇,ei检索若干篇,获得一项发明专利,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智能车大赛,蓝桥杯竞赛等多个学科竞赛的国家一等奖及省级一等奖。研究方向包括不限于无人汽车,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等。

      李京 男,博士,副教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本、硕、博均在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负责数据体系和数据模型的构建,进行数据采集、清洗和挖掘;精通大数据平台和机器学习平台的搭建;运用机器学习、大数据及分析工具,处理业务数据、建立分析模型,挖掘数据在业务中的价值。主持或参与多项企业/军工的数据开发项目,发表数据挖掘相关论文十余篇。2017年以来主持参与指挥控制系统开发、作战指挥人员的指挥行为评估、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智慧教育等多项科研项目。

      潘伟 男,硕士,教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汉族,籍贯广东顺德,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原任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在科研工作中,共主持2项和参与2项(第一合作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1项,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教学经验丰富,主讲课程跨越数学、自动化、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四个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45名,出版教材2部。现任厦门工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教授。

      王西颖 男,博士,教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汉族,江苏睢宁人,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2007年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期间2005年到2006年,在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担任访问学者(visiting scholar)。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人机交互、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VR/AR,三维显示等。2007年到2015年,就职于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三星尖端技术院(Samsung Advance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naLab),担任高级研究员,研究经理。2016年到2022年,就职于爱奇艺智能科技公司,担任高级技术总监,首席技术官(CTO)。2022-2023年,就职于滴滴出行,担任Headof Robotics。共发表国际国内论文十多篇,引用量1000多次。申请国内发明专利44项,授权32项;申请美国发明专利20项,授权10项。2013年获得三星集团“三星全球最佳论文奖(Samsung Best Paper Award ,silveraward)”,2018年入选重庆市海内外引进人才“鸿雁计划”。担任中国虚拟现实标准T/IVRA0001-2017与增强现实团体标准T/CESA1130-2020起草人。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人,2021年北京市科委项目负责人。2022年当选中国计算机协会TCVRV专委会执行委员。2023年入选厦门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咨询评审专家。

      王晓峰 男,硕士,副教授,智能类课程教研组副主任

汉族,山东烟台人,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2005.03-2006.08任瑞天科技有限公司软件工程师,2006.09-2017.08任厦门理工学院软件工程学院教师、实践创业部负责人、教学部负责人。主要教授课程包括: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字图像处理等,研究方向为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李欣 男,硕士,副教授,智能类课程教研组副主任

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入职网宿科技,参与公司级重点项目-直播P2P,荣获网宿最高奖总裁奖,授权发明专利3项。2020年入职腾讯科技,参与腾讯视频、视频号等流量调度项目,荣获腾讯科技技术突破奖。2023年8月入职厦门工学院,获得2022-2023学年人工智能学院教学比赛二等奖;2023-2024学年厦门工学院先进招生工作者;2024-2025学年指导学生参加阿里云天池大学生竞赛华东赛区域赛一等奖;华为ICT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赛三等奖,省级二等奖3项,省级三等奖2项。

      宋振东 男,硕士,副教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黑龙江大学计算数学专业本科,吉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主要从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方向研究,主持和参与《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兼类分歧词动态标注系统研究》等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出版教材三部,发表大数据及相关EI检索和教学改革论文十余篇,2023年5月参与编写教材与课程设计的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邓延华 女,博士,副教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厦门大学;曾作为国家联合培养博士到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进行为期14个月的访学;具有多年的高校教学经验,主讲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等。目前致力于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解的性质研究。

      谢燕玲 女,硕士,副教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北京理工大学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先后在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卫星定位应用股份有限公司任职,具有多年的数字信息化企业项目实战经验,主要研究车联网、新能源、智慧城市交通等方向领域的数字化应用,以第一发明人取得发明专利3篇,第二/三发明人取得发明专利7篇,获得50多项软件著作权。参与指导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蓝桥、睿抗等算法编程类赛事。

      柯杜芹 男,硕士,副教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福建泉州人,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2011年),厦门大学软件工程硕士(2017年),高级工程师。曾组织完成多个市级政务信息化、大数据项目的建设实施,参与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泉州市科技局项目,获评福建省数字工匠、金牌工匠,泉州市高层次人才。主讲课程包括计算机算法、数据分析与挖掘等,参与指导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蓝桥、睿抗等算法编程类赛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

      马昌凤 男,博士,教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专任教师,博士生导师

中共党员,汉族,湖南邵阳人。1982年毕业于邵阳学院数学系,1997年在湖南大学获计算数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获得计算数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6月至2004年8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做博士后。2006年至2023年在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荣获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C类)称号,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二)。历任中国数学会计算数学分会理事,中国运筹学会数学规划分会理事,福建省运筹学会副会长(目前尚在任)。主要从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值代数与计算优化、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第二参与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212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主编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材9本。

      李大卫 男,博士,教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专任教师,硕士生导师

满族,辽宁义县人,1984.07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8.03毕业于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任辽宁科技大学理学院教师、院长、辽宁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教学督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曾任中国运筹学会随机服务与运作管理分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智能优化算法、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物流配送和选址等方向的研究,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了国家863计划/CIMS项目和冶金部八五重点攻关项目,主持过辽宁省自然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及校企合作项目,主持了科技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在高等学校教学创新中的探索与实践》的子项目“工科本科线性代数里体会教材建设”,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十余篇被SCI、EI检索。出版教材一部,教辅参考书两部,曾获辽宁省数学成果一等奖,曾任辽宁省精品课程“线性代数”负责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线性代数教学团队”负责人,曾获辽宁省教学名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全国仿真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

      王英杰 男,博士,副教授,智能类课程教研组副主任

中共党员,曾经担任NTT北京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乐视网算法科学家,易车网算法总监。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互联网算法架构,深度学习和大模型技术。曾在车联网创业公司,为奇瑞和吉利等车企打造私有化部署的大语言模型系统和座舱智能体应用。工作期间与北京邮电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建成校企联合实验室,与芜湖奇瑞雄狮、上汽零束、韩国三星等公司达成联合实验室合作框架。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在国内和国外公开发明专利32项。主持或为主参加10多项横向科技项目研究,以及5项纵向科技项目研究,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王平 女,硕士,副教授,计算机统计类课程教研组主任,硕士生导师

中共党员,2011年7月来校工作至今,期间在华侨大学访学一年,参加福建省理工类师资闽台联合培训等。主讲《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等多门课程,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调育人项目一项,福建省中青年教育科研项目两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在SCI等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六篇,参编教材一部。先后获得福建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厦门工学院第二届教学竞赛一等奖等多项教学奖励,还获得厦门工学院优秀教师、优秀育人导师、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突出贡献奖、抗疫复学工作先进个人等校级荣誉十余项。

      卞洪亚 男,硕士,副教授,计算机统计类课程教研组副主任

汉族,江苏徐州人,本硕均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入职厦门工学院,主讲课程:经济数学,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学史、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研究方向:李代数、模糊数学、粗糙集与形式概念分析。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院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编写教材1本,发表论文5篇,指导文科生学生参加高教社杯数学建模获省二等奖,指导文科生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省二、三等奖。

      王拉省 男,博士,教授,应用统计学专业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1988年6月至2008年12月,西安工程大学理学院数学力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曾先后任西安工程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理学院数学力学系副主任,主任,西安工程大学优秀教师,香港桑麻基金会奖教金获得者。2002年9月至2007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应用数学博士研究生;2009年1月至2023年12月,任厦门理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期间曾担任厦门理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曾获厦门理工学院教学名师,卓越教师,厦门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研究方向为随机分析,随机系统数值逼近,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6项,共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

      程细玉 男,博士,教授,应用统计学专业专任教师,硕士生导师

中共党员,曾任华侨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教授,专业:宏观经济建模,经济统计学,运筹学,数理统计。1983年福建师大数学系理学毕业,1988年福师大概率统计专业硕士毕业,1996至2001年在职攻读天津大学数量经济学获博士学位,2005年5月获正教授资格,在各种刊物发表学术文章三十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经济建模的统计思想方法》和研究生教材《数理统计》,担任过的本硕博课程: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经济计量学,运筹学,统计学,时间序列分析,西方经济学等,在校获得校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称号,2011年获建党九十周年福建省高教系统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中央组织部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先后挂职西藏自治区党校经济学部和西藏自治区发改委规划处正处职位。

      费宝刚 男,博士,副教授,应用统计学专业专任教师

汉族,吉林人,会计师,香港理工大学访问学者,兼职燕山大学金融硕士校外导师。2008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模型预测和风险控制。2009年以来任职于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上市证券公司投资银行部,主要从事债务资本市场投资银行业务及风险管理工作,亦曾为大型央企、商业银行提供风险管理专项研究咨询服务,并主持多个金融机构和企业的金融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公司债的承销发行和风险评价工作。

      高萍 女,硕士,副教授,应用统计学专业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2005年毕业于湖北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湖北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金融数学方向,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厦门工学院任教以来,担任过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等多门课程的主讲和课程负责人。在校期间,独立撰写并发表论文5篇,其中核心论文2篇,主持福建省教育科研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院科研项目各1项,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项目1项,参与编写教材2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主编、《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副主编)。2017年厦门工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和2023年厦门工学院优秀教师,2022年和2023年厦门工学院第二、三届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023年厦门工学院第九届青教赛二等奖。

      杨蕾 女,硕士,副教授,计算机统计类课程教研组副主任

毕业于安徽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13年入职厦门工学院任教,主讲课程:高等数学,高等代数,数据分析等。研究方向:模糊数学,数据分析与挖掘。任职以来,发表论文4篇,主持和参与福建省中青年项目多项,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主编教材1本,指导学生参加高教社杯数学建模获省级奖项多项。

      马跃超 男,博士,教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燕山大学运筹与控制论学科带头人,B类高层次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在多重外部恶意攻击下信息物理系统信息安全控制,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复杂网络同步,随机系统异步问题。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140多篇(高被引论文8篇,中国科学院一区论文22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等各类项目10项。2024年获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一)。2015-2017年,2020-2024年获河北省优秀硕士毕业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委,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Automatica ,IEEE汇刊: TAC ,TC ,TNNLS等二十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张树文 男,博士,教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任教师

汉族,出生于辽宁省黑山县,1988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12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12月在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博士毕业获得计算数学博士学位。1988年7月至2006年10月于鞍山师范学院数学系任教、2006年10月至2023年6月集美大学理学院任教。2006年获得鞍山市科技先进个人,福建省生物数学协会理事。多年来从事动力系统、生物数学、随机分析的研究,在先后在《生物数学学报》、《数学杂志》、《应用数学》、《数学物理学报》、《应用数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系统科学与数学》、《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and Impulsive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Advancesin Complex Systems》、《J.Math .Chem》、《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odelling》、《Physica A》、《Journal of Biological dynamics》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SCI论文近50篇、EI论文3篇、ISTP论文5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教育厅基金项目与省青年创新项目5项,完成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多项学校资助项目。多次参与《高等代数》、《线性代数》等学科教改项目,是《高等代数》省一流课程的主要成员,是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一流专业骨干成员,是应用数学方向硕士生导师与教育硕士生导师。

      林福荣 男,博士,教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任教师

1985年7月、1988年7月分别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和数学所,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5年9月毕业于香港大学数学系,获博士学位。1988年到汕头大学数学系工作,2002年晋升为教授,2004年1月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25年2月加盟厦门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主讲《高等代数》、《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线性代数》和《数值计算方法》等课程。先后获得南粤优秀教师和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值代数,包括积结构方程组的快速求解方法、分数阶和非局部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等。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50多篇论文发表在知名计算数学类刊物上。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谭德君 女,硕士,教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任教师,硕士生导师

中共党员,汉族,出生于吉林白城,祖籍山东蓬莱。1988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2001年研究生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数学系。1988年7月至1998年11月于鞍山市师范学校任教,1998年11月至2006年9月于鞍山师范学院任教,2006年9月至2020年3月集美大学任教。2005年晋升为教授。曾任鞍山市师范学校教务科科长;鞍山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系主任、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与副主编;集美大学教育科学版学报副主编、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研究领域大学数学教育教学,小学教师教育,生物数学与不动点理论,主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数学、常微分方程。曾主持省、市级及校级教改、科研课题10余项,多次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发表文章30余篇。曾担任福建省省级重点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负责人,福建省“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负责人。曾当选全国教师教育小学教育常务理事,曾获得鞍山市以及厦门市优秀教师等多种荣誉称号。现为集美大学教育硕士生导师。

      蔡秀珊 女,博士,教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任教师,硕士生导师

1988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同年8月入职三明学院,1999年11月获得华东师范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理学硕士学位,2005年3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工学博士学位,同年4月入职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11月晋升教授,2011年为三级教授,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访问学者,2017年获批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018年为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从2007年至今连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以第一作者在控制领域的国际期刊Automatica ,IEEET 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等发表论文40余篇。

     李德清 男,硕士,副教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专业为模糊数学。长期从事本科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以及研究生模糊数学、应用数理统计、最优化理论与算法等课程的教学。 研究领域为模糊系统理论与模糊决策,在变权理论、直觉模糊决策、犹豫模糊决策、毕达哥拉斯模糊决策、区间数和模糊数决策、大数据等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20篇,EI 检索11篇,中文核心期刊20余篇。与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的知名学者合作发表多篇SCI检索论文,长期被聘为《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控制与决策》和《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等中文核心期刊的审稿专家。工作期间,在多个单位主持模糊数学讨论班,指导青年教师进行科研工作。

      张小凤 女,硕士,副教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汉族,广西桂平市人,2004.8-2008.7厦门大学数学系本科;2008.8-2011.7厦门大学数学系硕士;2011.8至今,厦门工学院任教。先后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科研立项3项。主要教授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

      戴端旭 男,博士,副教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任教师,硕士生导师

中共党员,福建南安人。2008年9月至2014年9月在厦门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2013.7-2014.5国家公派赴美留学,回国后曾在泉州师范学院和集美大学任副教授,获集美大学2024年陈嘉庚奖教金,承担《数学分析》、《高等数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本科必修课程,发表15篇SCI论文,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0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天元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创新项目、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项目和泉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各1项。美国数学会会员,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SCI期刊《Fuzzy sets and systems》、《Acta Math Sci》、《RACSAM REV R ACAD A》、《中国科学:数学》和《数学学报》审稿专家。

      汪秋分 男,硕士,副教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基础数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形式概念分析,生物数学等。现任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专职教师,主要承担的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学建模》等,并担任2023级信计专业1班班级导师。主持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一项,发表科研论文8篇,荣获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

     蓝福基 男,硕士,副教授,计算机统计类课程教研组副主任

汉族,福建武平人,硕士研究生。现任人工智能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教研组副组长。在教学与科研中,发表EI核心三篇,期刊论文两篇,主持多项横向课题,主持福建省中青年科研基金课题一项;主持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课题一项;主编出版教材一部,副主编出版教材两部;参与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参与福建省教育规划基金项目一项;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等多项学科竞赛并获奖。还获得厦门工学院优秀教师、优秀育人导师称号,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团队活动,主讲课程有:管理信息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等。

      张本越 男,博士,教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任教师,硕士生导师

中共党员,日本神奈川大学管理学博士,长期从事环境经营与ESG、静脉产业发展机制的研究。获得日本环境产业管理协会颁发的ISO14001评审员资格。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2022年获批国家级本科一流线下课程,2023年获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被评为优秀案例项目、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1次,省级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1次。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以上10余篇;出版专著1部、教材3部。鞍山市政府智库专家、东三省暨内蒙古地区会计学教师联合会理事、中国会计学会会员、教育部学位论文网评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网评专家。

      李俊佳 男,博士,教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任教师

台湾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博士。曾任职于台湾科技产业(如飞利浦)及任教于台湾高校多年。学术研究领域为生产与运营管理、人机互动、数字学习,高风险产业安全管理,近期专注于用户体验与商业模式创新。曾在国际重要期刊SCI/SSCI及EI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得先后主持多项政府科研项目,并担任多个国际期刊审查委员。重要社会参与包含担任中华国际风险管理协会副理事长,台湾金融外汇学会秘书长,以及多家企业及学协会顾问。

      江义火 男,博士,教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任教师,硕士生导师

工商管理专业博士,高级工程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福建省高层次C类人才,厦门市高层次人才。现任厦门工学院商学院专任教师。曾任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大学与城市融合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拥有深交所上市企业董秘、独立董事资格证书。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治理、数字经济、高教管理。近五年来,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其中SCI/SSCI一区检索论文6篇,在国家一级(百佳)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教育规划基金项目2项,主要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项。曾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省级本科教学改革重大项目1项、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入选省级规划建设教材1门,主编出版教材3部。

      邓莹 女,硕士,副教授,AI教学部主任

毕业于厦门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工学硕士。研究方向:图像处理、数据挖掘等。福建省省级线下一流课程《算法设计》课程负责人,主持福建省中青年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1项、省级教学改革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中文核心期刊收录,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主编和参编教材9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入选2018年福建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获得厦门工学院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多次获得厦门工学院优秀教师、优秀育人导师等奖项。指导学生参加软件设计类竞赛获省级二、三等奖。

      柯昌武 男,硕士,副教授,大学数学课程教研组主任

中共党员,汉族,湖北十堰人,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1年8月入职厦门工学院,曾任大学数学教研室主任。曾获得校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称号,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团队活动,主讲课程有:经济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陈南 女,硕士,副教授,大学数学专业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理学硕士,2013年8月至今担任厦门工学院数学系专职教师,讲授过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线性代数、离散数学课程;研究方向为孤立子理论与可积系统,任职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2篇,参与编写教材1部(《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主持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1项,指导学生参加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得福建赛区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2020年数维杯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优秀奖。曾获得厦门工学院“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厦门工学院 - 人工智能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 www.xit.edu.cn 闽ICP备12018893号-2 闽公网安备35021102000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