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天下之大业也。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2023年7月,在安溪县祥华乡东坑村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厦门工学院商学院以“耕于茶乡,植梦星辰”为主题的志愿服务队在东坑村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期间我组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在展开调研活动。
生态宜居,美丽东坑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才能让群众吃上“生态饭”,生活更幸福。东坑村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方略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生态宜居,兴业富民”为目标,打造美丽东坑。
河道治理
东坑村在2017年实施了东坑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在原有河道基础上,以水生态保护为主,通过对河道清淤清障、恢复滩地等措施,并结合河道水功能区划等要求,将河道建设为一条功能明确、利国利民的生态河流。
在调研中,村民们表示在治理前这条小河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弃土倾倒成堆等现象一直存在,治理后河流通畅了、水也清了、河里也没垃圾了、岸边更绿了。
东坑村人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五大目标。 安全卫生治理鸡鸭舍改造(选址建造、统一围栏、统一景观、外围绿化)、食品卫生整治、产业健康发展(取缔压茶机、回归传统制作)。
垃圾污水治理
雨污分流改造、污水排入人工湿地、尾水灌溉利用、雨水畅通排放;建设垃圾收集点、分类处理垃圾、治理脏乱差现象、完善长效保洁机制。
产业兴旺,造福东坑
一方水土既能育一方产业,也能养一方群众。
东坑村对于产业规划,有它自己独特的见解。“一绿一白一红”已经成为东坑村产业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绿”指的是茶叶绿,“一白”指的是山药白,“一红”指的是红米红。
“一绿”即茶叶
探索“乡主导•村主体•联茶商•促茶农”发展模式和“茶农+茶商(茶企)+合作社”运营模式。
“—白”即山药
实施“扩面积”“提产量”“深加工”“创品牌”“提品位”五大举措。
“一红”即红米
创设“提质量”“创名品”“扩销售”格局;并实行“山药红米轮耕制”。
孔子助力,文明东坑
融合闽南文化、茶文化、山药文化,借助儒家茶业。“茶文化长廊”开展乡村文旅体验;借助种茶人书院平台,开设《论语》《道德经》《茶经》等系列公益课程,丰富村民文化内涵。
总结
此次调研工作对东坑村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进行了总结,充分发掘和利用土地资源,发挥新时代数字经济优势,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农村产业支撑。
版权所有:厦门工学院 友容书院 地址: 厦门市集美区孙坂南路1251号 邮编: 361021
技术支持:厦门智小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