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13日,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教育脉络,深刻感知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底蕴,增强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拓宽知识视野,传承教育精神,激发学习动力,增进班级的凝聚力,22物联网工程2班在班级导师王志强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校园特色馆园—“教育博物馆”的参观。

01


在讲解员细致且生动的讲解中,班级同学从博物馆门口的“根生图”了解到“教育要根生在传统文化上”;从十二幅由我校老师制作的国画中感受到从古至今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场景,直观地体会教育的古往今来;从陈嘉庚先生的雕像中感受他“前半生兴学,后半生纾难”的伟人精神;从前面的论语浩瀚如海到后面的儒藏巍峨如山,感受儒家经典带给我们的重大教育意义。


现场照片


02



除此之外,我们还感受到我校教育博物馆和其他同类型的博物馆有两个与众不同的特色:其一是馆内的许多藏品结合了许多福建的非遗传统工艺,像是刻画了三位近代教育家形象地采用了莆田木雕,用福州软木画刻画现代教育家,还有各种惠安影雕、建阳雕版印刷、连城四堡雕版印刷等等,都是结合了福建的多项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其二是馆内的大多数收藏都来自我校自己的收藏,进门能够看到师生的许多手抄经典以外,还有学校老师的大大小小不同的创作,例如十二幅国画、浩然组雕、各类篆刻、石雕、扇画等等作品。其中也包含我班班级导师王志强老师的捐赠,来自他读书期间的家书。通过老师的自述,我们能够深切感知到家书所具有的珍贵意义,也给在场的同学上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课。
03



本次参观,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远超于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切实体会教育的过去,思索教育的未来,更是跨行我校“博雅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一次有益尝试。近几个学期,学校结合“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提升设备改造水平,开展博雅教育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在价值观上形成更高的追求,避免短期的功利主义,同学们真正能够在美丽的校园中得到全方位的教育和不断提升,为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