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上岸秘籍:

学长学姐的独家经验


人工智能学院


从备考时的挑灯夜战,到如今手握心仪院校的录取通知书,每一份付出都熠熠生辉。此刻,几位成功上岸的同学代表,将他们一路走来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愿为正在考研路上拼搏的你点亮一盏明灯,助力你一路前行!


姓名:陈嘉钰

录取院校:

湖南师范大学

班级:

2021级软件1班

备考心得:

一、前期准备

1.择校择专业:根据兴趣、职业规划、自身实力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关注学校官网的报录比、历年分数线、专业课难度,避免“扎堆”或“信息差”;可以设定“冲刺院校”和“保底院校”,但一旦确定目标后不要频繁更换。

2.制定计划:长期计划分基础、强化、冲刺三阶段,明确各阶段重点;短期计划为每日任务清单。

二、科目备考

1.英语:每天坚持背单词,重点记忆真题词汇;研究真题,分析错题逻辑,总结常见陷阱;10月后整理作文模板,多写多改。  

2.政治:刷2-3遍选择题,配合视频课,标记错题;12月背押题,注意分点作答和结合材料。

3.数学:基础阶段看教材+网课,搞懂概念和公式推导;强化阶段多刷题,整理错题本;10月后限时做真题,近10年真题至少2遍。  

4.专业课:联系上岸学长学姐,获取真题、笔记;复习方法为通读教材、整理框架、研究真题(分析高频考点)。   

三、时间管理

建议8小时高效学习,例如:上午学习数学/专业课;下午学习英语/政治;晚上进行复盘、弱项突破。

四、心态调整

1. 接受波动:做题正确率、复习进度起伏是正常的,不要因某天状态差而否定自己。  

2. 定期放松:每周留半天娱乐,避免长期紧绷。  

3. 远离负能量:少关注他人进度,少刷焦虑帖,专注自己的计划。考研的意义不仅在于结果,更在于这段旅程中学会的坚持、规划和抗压能力。

五、12月冲刺

严格按考试时间做真题或模拟卷,训练答题节奏;回归错题本和基础概念,避免盲目刷新题;调整作息,适应考试时间。 



姓名:方能坤 

录取院校:

广东工业大学

班级:

2021级物联网1班

备考心得:

回望考研之路,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仍历历在目。以下是我的备考经验,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在心态建设上,考研是场持久战,保持积极稳定的心态至关重要。备考初期,我会因进度缓慢而焦虑,后来我调整心态,将大目标拆解成每日小任务,逐渐找回信心。

学习方法上,“四轮复习法” 成效显著。首轮复习时,我用思维导图梳理教材框架,清晰掌握各章节逻辑关系;二轮复习跟随网课,结合教材进行深度学习,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重点、难点和易错点;三轮复习大量刷题,建立错题本,按题型分类整理,定期复盘,总结解题思路;最后一轮全真模拟考试,严格把控时间,提前适应考场节奏。




姓名:洪一豪

录取院校:

厦门理工学院

班级:

2021级软件3班

备考心得:

一、锚定方向,科学择校选专业

考研与高考的备考路径大不相同,高考是先全力冲刺,待分数揭晓后再根据成绩填报志愿;而考研则需提前找准目标,如同射击前先瞄准靶心,随后进行针对性训练,方能一击即中。因此,在考研启程之际,明确自己的考研动机至关重要。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为何踏上这条道路,是为了提升学历、深化专业研究,还是为了实现职业理想?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在后续的备考中保持坚定的方向。

在择校选专业方面,要客观评估自身的优势与学习能力。既不能盲目追求名校、热门专业,好高骛远,最终因目标过高而失去信心;也不能妄自菲薄,低估自己的潜力,错过更适合自己的机会。应选择一所通过自身努力,踮踮脚就能够触及、实现自我提升的学校。同时,要仔细研究目标院校的初试和复试科目,了解该校是否保护一志愿考生,这些信息对于制定备考策略和增加录取机会都至关重要。

二、规划先行,高效执行学习计划

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后,迅速制定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是成功的关键。计划不必过于细致入微,但需明确每周、每月的大致学习任务和方向,让自己对备考进度有清晰的把控。每天要尽可能地投入时间学习,合理安排学习内容。

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根据自身状态调整学习方式。将自己效率最高的时间段用来攻克最难的科目,这样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学习效果。当感到疲惫或学习动力不足时,不妨观看一些优质的教学视频课程,既能放松身心,又能从新的角度获取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注入新的活力。

三、勤勉为径,自信铸就考研梦

考研之路充满艰辛与挑战,但请始终坚信“天道酬勤”。每一个为梦想拼搏的日子,每一次在书海中埋头苦读的时刻,都是在为未来的成功积蓄力量。在备考过程中,要保持埋头苦干的精神,不畏困难,坚持不懈。考试时,更要全身心投入,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当你回首这段备考时光,若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力了,对得起一路的付出”,那么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你都不会留下遗憾。



姓名:眭桉瑞

录取院校:

湖南工商大学

班级:

2021级数据1班

备考心得:

作为一名0854电子信息自命题的考生,在备考期间随时会面临目标院校专业课改考408的消息,这时你将不得不转战408或者被迫选择其它院校,所以挑选目标院校也是极其重要的。学习上前中期一定要留出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数学,打牢基础,后期才有时间去不断地刷题复盘;英语每天雷打不动的背单词是关键,在达到一定的考研要求词汇量后,开启真题的练习,后期再搭配作文模板进行写作。同时专业课也是拿分的大项,一定要多学习几遍加深印象。政治去年改动的题型比较灵活,在搭配资料的同时一定要去灵活的理解。最后,考研路上注定是形单影只的,过了初试还有复试的漫长学习过程。早起晚归,枯燥的往返自习室、食堂和宿舍都是这一马拉松的缩影。所以耐得住性子坚持到底,最后一定会有出乎意料的成绩。



姓名:田欣玉

录取院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班级:

2021级软件5班

备考心得:

考研是一场考验毅力、方法和心态的战役,作为经历过的人,分享一些心得,希望能帮你少走弯路:

一、战略规划篇

1. 目标清晰

明确报考院校和专业,查清历年分数线、报录比、专业课难度。不要盲目跟风"名校情结",选择"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

学硕(重理论/科研)和专硕(重实践/就业)的区别要提前了解。

2. 制定阶段计划

 基础阶段(3-6月):英语背单词+长难句,数学过教材+基础题,专业课整理框架。  

强化阶段(7-9月):刷真题(尤其数学和专业课),政治开始看《精讲精练》+1000题。 

冲刺阶段(10-12月):政治背肖四肖八,英语作文模板,数学模拟卷限时训练,专业课查漏补缺。

二、各科实战经验

英语:  

单词是根基,用《红宝书》或APP(墨墨背单词)每天坚持,直到考试前一天。  

阅读跟唐迟的逻辑课,真题(黄皮书)刷3遍以上,总结错题类型(例:主旨题、细节题)。 

作文别拖到最后,10月整理模板,多写多改。

 政治:  

选择题是拉分关键!1000题刷2遍,后期用小程序刷各家模拟题。  

大题背肖四(徐涛/腿姐押题辅助),学会分点答题,结合材料分析。

 数学: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高数跟张宇/武忠祥,线代李永乐,概率论余丙森。  

真题(1987-2024)至少2遍,错题本标记错误原因(计算失误/思路错误)。 

模拟卷(李林6+4、合工大)练手感和时间分配。

专业课:  

找到目标院校真题(学长学姐/淘宝/论坛),研究出题风格。  

整理知识树状图,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分题型准备,后期模拟考试。

三、心态与习惯

1. 对抗焦虑

进度落后、正确率低是常态,与其崩溃不如解决问题。每周留半天休息,运动或看电影放松。  

少看社交媒体上的"日均12小时"帖,效率比时长更重要。

2. 避开陷阱

不要沉迷网课不做题!数学、专业课必须动笔。  

不盲目堆资料,吃透一本经典书比泛读十本有用。

3. 考场技巧  

政治大题先列提纲,字迹工整;数学遇到难题先跳过,保证基础分拿稳;英语阅读先看题干再读文章。

四、最后提醒

信息战:关注研招网、目标院校官网,9月留意招生简章(是否换参考书/缩招)。 

坚持到底:每年10月后弃考率飙升,你只要坐在考场上就赢了三分之一的人。

考研的意义不仅在于结果,更在于这段孤独旅程中你对自己的掌控力。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终会在某天让你看到坚持的意义。加油!



姓名:许晓鹏

录取院校:

三明学院
班级:

2021级数据1班

备考心得:

首先是心态需要调整好,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还是会有许多课业和相关毕业事宜的安排,这个时候就需要去平衡学习和其他事情。随后就是把握住暑假期间的学习时间,这个阶段可以完全的投入到学习中,尽量把两门专业课的内容过一遍,英语每天保持低强度的学习即可,但是单词必须每天坚持背。政治的内容我是考前两个月才开始的,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如果是在是专业课和英语学太累了可以去看徐涛老师的强化课放松一下,但是希望不要沉迷其中,身为优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相信你的政治有一定的基础。然后就是专业课的重心,分值在150分的科目都要重点掌握。至于怎么掌握就拿数学举例。我考的是数一内容是比较多的,但是我前期的学习并没有吸收的很好,就导致了我基础比较弱后面只考了82分。所以就是需要复盘回顾。复盘我认为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日复盘和周复盘都是我觉得很有必要做的事,希望大家可以重视起来。然后说说英语,我比较会沉迷英语,在英语花费的时间相对有点多,就会导致专业课的时间被压缩,英语的学习时间可以在2个小时左右,其他的都应该给专业课让路,但是也是一定要认真保证过线。最后就是在考研期间一定要学会自己一个人,如果有搭子的话不要攀比不要赶进度,要比就比谁给对方讲题讲得更好。最后就是送大家一句话:坚持、笃定,你一定是研究生。



姓名:曹峰

录取院校:

吉林化工学院

班级:

2021级物联网2班

备考心得:

一、择校

考研之前先问问自己是否真的要上研究生,而不是随大流,决定好要考研之后,根据自身实力确定自己想要上的院校、专业,要查清楚这个学校往年的分数线,复录比,是否保护第一志愿,还有专业目录参考书。

二、学习计划

选择好目标院校和专业后,要尽快制定学习计划并执行。比如早上学英语,下午学数学,晚上学专业课。保证每天高效学习,而非混时长,真正做到学进去而不是在图书馆玩手机。当然学习越到后期压力越大,这是考验人必须要经历的,如何缓解巨大的压力也很重要,你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放弃一晚上来做可以让自己开心快乐的事情来缓解压力,比如打打篮球,出去吃点好吃的,让自己的脑子放空。

三、心态

在开始考研之后就要做好坚持到底的决心,不可半途而废,否则就不要开始,要调整好心态,不要互相比进度,考研是一个人的事情,在这条路上一定是孤独的,享受和自己独处。学习路上最重要的是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尽力而为,为自己的青春不留遗憾。



姓名:柳中行

录取院校: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

班级:

2021级物联网1班

备考心得:

成功拿到兰卡斯特大学硕士offer,这段备考历程让我收获颇丰。前期选校时,我仔细研究了兰卡斯特的专业排名、课程设置和就业数据,发现其独特的项目制学习模式与我的职业规划高度契合。语言备考上,我用背诵雅思核心词汇,每天精听BBC新闻提升听力,针对口语Part 3高频话题整理逻辑框架,还通过线上语伴模拟考试场景。文书写作时,反复修改PS,突出自己对专业的深度理解和跨学科学习能力,最终顺利叩开梦想学府的大门。



姓名:王永毅
录取院校:

悉尼科技大学
班级:

2021级软件工程5班

备考心得:

当悉尼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硕士的录取通知静静躺在邮箱里时,窗外的凤凰花仿佛也染上了代码的光泽。作为厦门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普通双非学生,我带着均分75、托福111分,雅思口语6.5的背景走过这条申请路。没有顶级论文加持,但从不及格到逆袭的专业课重生,加上贯穿始终的工程实践能力,成为我敲开UTS大门的密钥。

大二那年,面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不及格的成绩单,我意识到双非背景的学术容错率极低。那门课像一道醒目的伤疤——初次学习时被指针和内存管理击垮,期末仅得40分。重修时,我把自己钉在电脑前:每天用LeetCode刷50道基础算法题,将课本里的链表操作代码手写三遍,甚至用C语言重写了贪吃蛇游戏来理解动态内存分配。三个月后,成绩从刺眼的“不及格”蜕变为70分。这段经历教会我:在编程领域,调试错误的能力远比天赋更重要。

真正的转折点在大四的《软件工程综合实践》。这门课要求结合软件工程思维,从需求分析到开发与测试,完整地开发系统。我通过在以往课程设计中积攒下来的经验与熟练度,成功在最后答辩完获得了“优”。这份经历成为我申请材料中的工程能力铁证之一。更珍贵的是,这段开发经验与我的实习形成闭环——在报关公司的实习中,我通过软件工程思想重构了他们的报关状态追踪系统,将原本Excel手工录入升级为微服务架构;而在阿里巴巴前端岗实习时,又用React+Ant Design搭建了数据的可视化看板。从课堂到产业,代码始终是我解决问题的通用语言。

竞赛于我不仅是奖状的叠加,更是认知边界的拓展。米兰设计周的舞台让我初尝文化表达的甘美,OCALE跨境电商的全国二等奖则揭开了技术商业化的面纱。最难忘的是全国数字媒体竞赛的省三等奖,沙漠与代码的碰撞让我顿悟:奖项的终极意义,是验证思维破壁的可能性。这些奖杯静立书架,无声诉说着一个真理——工科生的创造力,永远诞生于学科的交界处。

回望这段路,想对后来者说:别被“双非”标签束缚,用高分实战课撕开突破口。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学会的系统在服务器稳定运行,当J2EE课的工厂与分布式方案真正落地系统——这些经历比水科研水论文更有说服力。

此刻,翻看UTS的offer,突然想起一次调试算法时写在电脑桌的便签:“代码不是试卷答案,而是撬动现实世界的杠杆。”在悉尼,我将继续寻找技术与人性的交汇点——就像那年夏天,用一行行代码让物流车少绕三公里路时,听见的引擎轰鸣声。



姓名:王竞悦
录取院校:

澳门科技大学
班级:

21数据1班

备考心得:

在学习备考的这段过程中,我建议大家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动机,避免盲目跟风,选择适合自己的定位!在各科学习中,要量化自己的学习成果,建议分模块专项突破。例如,我了解了语言成绩是的重要性,目标雅思6以上或托福90更具竞争力;英语沟通能力,英语阅读文献能力都至关重要,不仅要阅读浏览各种国内外文献,更是要时常使用英语交流,在英语学习上,建议大家讲日常英语学习融入生活中,碎片化时间多背背英语单词,大胆开口尝试自己想说的,保持续精进的学习习惯。同时,扎实的本科专业知识(如数据结构、编程、数据分析、数学基础)是核心根基,务必巩固深化,本科学习虽然基础,但仍然是未来继续学习深造的根基,确保能将专业概念用英语准确表达,形成语言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双重优势。项目经验也是尤为重要的,建议大家认真完成课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心态也是影响成败的关键之一,一定要留一点时间给自己调节情绪,给予自己积极向上的正面暗示,优化自身磁场,更有助于自己成功!

END


友敏书院学生院务委员会

编辑|张浩

责编|蓝育国

审核|陈杰南

指导老师|郑小聪老师 周德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