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似火,却挡不住青春前行的脚步。2025年7月,一支满怀热忱的大学生实践队伍,踏浪而来,抵达妈祖文化的圣地——湄洲岛。在这里,他们将用脚步丈量渔村小巷,用智慧服务海岛乡亲,在碧海蓝天之间,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实践篇章。


探寻妈祖文化,感悟精神传承



今日跟随团委老师的脚步,踏入妈祖文化园,在妈祖文化园碑记前驻足。石碑静静伫立,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碑文讲述妈祖信仰起源,她护国庇民、慈悲博爱的精神,跨越千年,仍熠熠生辉,文化园从规划到建成,凝聚着对妈祖文化的敬重与传承决心。作为志愿者,触摸历史温度,更懂守护与传播文化的意义。愿妈祖 “立德、行善、大爱” 精神,如园中风物,滋养更多心灵,让这份文化瑰宝,在新时代持续闪耀。


可爱化形:拉近传统的妈祖卡通像


踏入展示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可爱的妈祖卡通雕像。萌萌的大眼,精致还原的传统头饰和服饰,既保留了妈祖端庄神圣的气质,又融入了现代的可爱元素,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拍照打卡,它就像是一位小小的文化使者,以亲和的形象,拉近了人们与妈祖文化的距离。

沿着展区深入,琳琅满目的妈祖文创产品让人目不暇接。从精致的妈祖主题书签,到富有创意的手机挂件,每一件都凝聚着设计师的巧思。这些文创,不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妈祖文化的生动诠释。它们将妈祖“护国庇民、慈爱善良”的精神,通过一件件精美的物件传递出来。






展板上的穿越:解码五行妈祖


踏入展示区域,就像开启了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盛宴。墙上关于 “五行妈祖” 的介绍展板整齐排列,东映妈祖五行属水,润泽万物,寓意着庇佑海上航行的平安顺遂;金尊妈祖五行属金,象征着坚不可摧的守护之力,驱邪避凶;朱砂妈祖五行属火,那炽热的力量,寓意着带来光明与希望,驱散黑暗;泥塑妈祖五行属土,承载着大地的包容与厚重,孕育生机;红木妈祖五行属木 ,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象征着生生不息。
每一种五行妈祖,都有着独特的故事与象征意义,它们是妈祖文化在漫长岁月中不断发展、融合的智慧结晶。我们志愿者们穿梭其间,认真聆听讲解,仔细研读展板上的文字,不时相互交流探讨,眼神中满是对这份古老文化的惊叹与好奇。

三下乡行程里,在妈祖文化园遇见湄洲妈祖庙钟,瞬间被其厚重与神圣吸引。
钟体古朴,“湄洲妈祖庙” 字样镌刻其上,似在诉说千年信仰。古时,钟声传递祈福、警示,如今,它是文化传承的 “使者”。志愿者们驻足聆听,想象着往昔钟声回荡,妈祖 “立德、行善、大爱” 精神,随音波传向四海。
这口钟,不仅是器物,更是妈祖文化的载体。每一道纹路、每一声鸣响,都在唤醒人们对传统的敬畏。三下乡的我们,愿作文化传递的桥梁,让更多人听见妈祖文化的 “声音”,让古老精神在新时代持续回响~


两岸同根:青春探访妈祖圣境


海峡无阻,两岸同根” ,妈祖文化作为连接两岸的精神纽带,一直深深吸引着我们。此次,厦门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湄屿青归实践队,奔赴妈祖文化园,开启了一场探寻文化根脉的青春之旅
踏入“湄洲圣境”,古建巍峨,楹联“海内如歆大禹歌”“闽中再毓娲皇圣” ,传递着妈祖护佑苍生的千年使命。我们身着志愿红,在牌坊下集结,既是青春力量的凝聚,更是向传统文化致敬的姿态。漫步园中,从妈祖文化园碑记里,读懂妈祖“立德、行善、大爱” 的精神传承;在文创展区,看到古老信仰与现代创意碰撞的火花;打卡卡通妈祖雕像、聆听古钟鸣响,每一步都在触摸文化的温度。我们以志愿者身份,参与讲解、记录故事,让妈祖文化从历史深处,走进更多人的心间。


逐梦三下乡
— END —
友敏书院学生院务委员会

供稿 | 李思沛 黄绍斌
图片 | 黄惠洲
编辑 | 王思怡 张欣欣
一审 | 陈杰南 谢炜微
二审 | 林逸简 杨毅立 林益杭
审核 | 郑小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