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工学院“湄屿青归”暑期社会实践⑤ | 垃圾分好投,湄洲美更久

发布者:陈玉发布时间:2025-08-23浏览次数:14

妈祖故里的青春印记:

垃圾分好投

湄洲美更久

干垃圾


湿垃圾

有害垃圾

可回收垃圾

当青春与环保相遇,当知识与实践交融,厦门工学院“湄屿青归”实践队走进湄洲岛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在这座充满科技感与教育意义的场馆里,开启一场关于绿色、关于责任、关于未来的探索之旅。

踏入宣教中心,

开启环保认知新篇



一进入湄洲岛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实践队成员们便被这里浓厚的环保氛围所吸引。“湄洲岛垃圾分类宣教中心” 的标识醒目而充满使命感,仿佛在召唤着大家去探寻垃圾分类的奥秘。在AI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了解到湄洲岛作为海岛,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垃圾分类与处理尤为关键。每一寸洁净的沙滩、每一片湛蓝的海域,都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垃圾分类守护。从垃圾的产生源头,到不合理处理带来的危害,再到分类后变废为宝的神奇转变,一个个数据、一个个案例,让成员们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守护湄洲岛生态环境,是我们与这片土地的珍贵约定。

(图为实践队在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学习、参观)

互动体验中,

掌握分类“ 智慧密码”



宣教中心里丰富的互动体验项目,让垃圾分类知识学习变得趣味十足。实践队成员们化身“分类达人”,在模拟垃圾分类游戏中,快速识别各类垃圾,准确投放。遇到拿不准的,大家就凑在一起讨论,结合之前学到的知识,再向AI讲解员请教,在一次次尝试与交流中,熟练掌握“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技巧。还有垃圾处理流程的模拟展示,让大家直观看到分类后的垃圾如何一步步实现资源再生、无害处理。成员们不禁感叹,原来垃圾分类背后,有着这么一套科学严谨又充满智慧的体系,小小的举动,能汇聚成守护环境的巨大能量。

(图为实践队在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垃圾分类学习)

青春担当,让环保理念落地生花



走出宣教中心,实践队成员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份对垃圾分类的全新认知,让大家迫不及待想要付诸行动。在湄洲岛的街头巷尾,成员们化身“环保宣传员”,向游客和当地居民分享垃圾分类知识,发放自制的环保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分类要点,呼吁大家一起为守护湄洲岛的美丽环境努力。

厦门工学院“湄屿青归”实践队成员们,更想着如何用专业知识助力环保。有人构思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垃圾分类识别小程序,让分类更便捷;有人计划设计环保主题的智能宣传海报,吸引更多人关注。大家深知,青春的力量不止于学习认知,更在于用行动去创造、去改变,让环保理念真正在这片土地落地生花。

此次湄洲岛垃圾分类宣教中心之行,是一场环保知识的充电之旅,更是一次青春责任的唤醒之旅。厦门工学院“湄屿青归”实践队将带着这份热忱与担当,继续在环保之路上前行,用青春智慧为垃圾分类助力,为守护美丽湄洲岛、美丽家园贡献力量,让绿色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END·


供稿 | 李思沛 黄绍斌

图片 | 黄惠洲

编辑 | 陈佳慧 张宁宇

一审 | 陈杰南 古鹏飞

二审 | 林逸简 杨毅立 林益杭

审核 | 郑小聪